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农村电商论

封面

作者:李曼,李征坤,刘东阳编著

页数:256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96565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农村电商论》的特点在于前瞻性和实战性:不仅从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定义出发,全面解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关政策法规和整体情况,深入分析了农产品和农资等细分市场格局,同时针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痛点进行了原因探查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还以前瞻的眼光对重点市场主体未来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和模式做出了详细解读,挖掘和分享了成功的案例与经验。  《农村电商论》可供意欲投资或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企业、组织机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业界同仁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王先庆,教授,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商业智库理事长、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等30多个行业协会专家顾问。主要从事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专业市场、商品渠道、城市商圈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和参与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各类课题200余项,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产业扩张》《渠道控制权》各类著作50多部。曾获教育部颁发“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及其他各级奖项40余项。    叶祥松,教授(二级)、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世界经济发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曾任广东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30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在80余种刊物上发表论文180篇(均为独立或首作者),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30余种刊物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1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编教材12部。    李曼,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导师,英国管理学硕士,美国访问学者。国家双语示范课程项目主持人。现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华南商业智库副秘书长、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互联网经济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经济学。主持完成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财政研究》《现代财经》《财经问题研究》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李征坤,博士,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研究员,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生导师,美国硅谷ITU访问学者,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绩效评价专家。曾任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广州市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会会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互联网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刘东阳,理学学士,广东财经大学2016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商务智能。参与课题:广州市社科联2017年度“羊城青年学人”资助研究项目、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氏生鲜食品全产业链流通体系构建方案”研究项目。

目录

第一章 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其战略意义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类型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二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一节 经济基础
第二节 硬件基础
第三节 社会基础
第四节 技术基础

第三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第一节 电子商务领域重点政策法规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扶持指导政策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保障利好政策

第四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深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动因
第二节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概况
第三节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阶段特征
第四节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竞争分析
第六节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第七节 我国农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第五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用户行为分析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消费人群特点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用户消费行为特征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用户网购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农资电子商务消费行为调查

第六章 农村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模式流派
第二节 农业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评估
第三节 农业020营销模式
第四节 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模式改进创新
第五节 A2A(Area-to-Area)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构建

第七章 农村电子商务典型模式分析
第一节 遂昌模式
第二节 成县模式
第三节 通榆模式
第四节 联盟模式
第五节 沙集模式
第六节 清河模式
第七节 武功模式
第八节 赶街模式

第八章 领先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分析
第一节 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
第二节 京东模式
第三节 苏宁易购
第四节 村村乐
第五节 乐村淘
第六节 村掌柜
第七节 淘实惠

第九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 浙江省
第二节 安徽省
第三节 江西省
第四节 山西省
第五节 山东省
第六节 福建省
第七节 广东省
第八节 四川省
第九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十节 其他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状况

第十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建设发展现状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促进利好政策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第四节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

第十一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要企业发展经验分析
第一节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节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节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节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第七节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第十二章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问题及发展战略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的关卡及障碍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基本原则
第四节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四大关键要素
第五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战略选择
第六节 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途径分析

第十三章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分析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形势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投资机会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投资风险
第四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投资策略

第十四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分析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市场机遇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与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农村电商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不仅可以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农村就业,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首先,农村电子商务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劳动投入强度大而没有产品定价权,一直处于收入低状态。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转变成为店主和卖家,不仅实现了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转变,也使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农村电子商务直接对接市场,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使消费者可以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买卖双方都受益,农民在家中就可以创业致富。  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农村居民看到了网络科技带给他们越来越多的机会。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电子商务技术。他们的素质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水平,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农村电子商务还能扩大农村就业。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无需太多门店服务人员,但需要大量人员从事货物的收购、分拣、包装、储藏、加工、运输等,对吸纳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毕业生有了便捷的创业途径,返乡农民有了用武之地,老人妇女也能加入就业的行列,在农村电子商务这个比较长的价值链中获得丰厚回报,有效制止了农村“空巢”现象的蔓延。  二、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阶段,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望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农村有电子商务的实际需求,农民为了追求生活富裕,会主动采取全资、集资等方式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从更切合实际的角度实现“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现有简陋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村生活品质,逐步使农村就地“城镇化”,对今后整体发展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统筹城乡发展,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了解和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和市场动态,引进先进的种植经验,创造相应的精神财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将对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  三、促进传统农业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改变了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方式,农业生产经营由“种什么就卖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转变,由“有多少卖多少”向“全天候持续化供货”转变,由单家独户分散经营向合作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园区基地等规模经营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主导下的,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在区域内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加之电子商务的积极带动,更加有效地把农业产销各环节衔接起来,有利于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农村电商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