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旅游文化概览

封面

作者:刘志红主编

页数:273页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32559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旅游客体文化为主线, 内容涉及中国宗教与儒家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中医与养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节令习俗文化、中国餐饮文化、中国礼仪文化等。

目录

第一章 旅游文化绪论
第一节 旅游和文化概念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和结构
第三节 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

第二章 中国宗教与儒家思想
第一节 宗教常识与政策法规
第二节 佛教文化
第三节 道教文化
第四节 儒家思想

第三章 中国传统艺术
第一节 中国画
第二节 中国书法

第四章 中国京剧艺术
第一节 地方戏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地方戏对京剧的影响
第三节 京剧与清廷关系
第四节 京剧的百年发展与改革

第五章 中国玉文化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玉文化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玉文化
第三节 玉器的设计与工艺
第四节 山子雕

第六章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第三节 中国古代坛庙建筑
第四节 中国古代陵寝建筑

第七章 中国园林文化I
第一节 中国园林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第八章 中国中医文化
第一节 中医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基本原理
第三节 中医的诊治
第四节 中医时空养生

第九章 中国餐饮文化
第一节 中华饮食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中国茶文化
第四节 中国酒文化

第十章 中国礼仪文化
第一节 中国礼仪文化的起源及历史传承
第二节 中国古代五礼及常用礼仪
第三节 现代交往礼仪
第四节 礼仪的文化内涵及作用

第十一章 节令习俗文化
第一节 节庆民俗概述
第二节 岁时节日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节选

  《全国旅游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旅游文化概览》:  一、书法历史  (一)书写工具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离不开其独特的书写工具,主体部分包括笔、墨、纸、砚,辅助部分有笔筒、笔架、笔挂、笔帘、水盂、墨盒、毡垫、镇尺等。此外,书房、书案、书椅、书缸和书框共同构成了书法艺术作品的客观环境。其中最主要的笔、墨、纸、砚被古代书法家称为“文房四宝”。t  由于水、墨对纸张无穷的渗化效果,更由于毛笔笔毫部分与纸相碰触时可能产生的种种变化,使书法作品中的线条对运动具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能力,也就是说,书写时的运动能很好地保存在作品中。这种特点,造成了书法作品中线条的种种微妙变化(邱振中,2005)。  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书写工具的发展密切相连。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朝是书法工具与书法艺术同步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  毛笔据传为蒙恬所创,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陕西临潼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里出土了彩陶,其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是用毛笔描绘的。湖南长沙与河南信阳战国墓中都出土了竹管毛笔。从其制作工艺和文物出土的分布看,毛笔在战国时已被使用。毛笔呈圆锥体,由动物毛集束制成,笔毛柔软。毛笔制作工艺评判标准是“尖、齐、圆、健”。  西周时期的邢夷开始制墨,以石墨和煤烟为原料。出土的战国简牍书法和帛画证明,墨在西周时已得到制作和应用。制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几个重要阶段。唐末制墨名家李庭珪为避战乱来到安徽歙县,用当地松枝制出上好的松烟墨,后来又改进制墨工艺,制出油烟墨。油烟墨黑度高,更加细腻,浓淡层次丰富,适合于书法和绘画。著名的徽墨有挥毫不湍笔、干后不皱纸,历经千年而墨色光彩如新的特点。明、清为传统制墨工艺的极盛期,重要工艺环节均有登峰造极的表现。  早在秦代,可能已有少量造纸实践和纸张出现。考古出土的早期纸主要是麻纸和皮纸,广布于新疆、内蒙古和陕西等地。唐朝初年已有“宣纸”的制作实践,高宗时期“宣纸”产于江西、四川、安徽、浙江,质量和声誉很高,用于书画。宣纸原料主要用檀树皮和稻草,墨晕清晰,百折无损,不蛀不腐,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其质地、纹理和光洁度很适合书画创作。五代南唐的“澄心堂纸”坚滑洁白,为宣纸精品。宋代纸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幅面、质量和形制方面都有了新发展。  考古学家在陕西临潼姜寨一处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一方石砚,说明那时的先民已借助墨杵在砚上研磨颜料。据考证它是仰韶文化时期一处母系氏族村落的物品,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经过3000多年的演变,到了汉代,人们发明了人工制墨,无须借助磨杵或研石研磨天然石墨。唐代前,砚台材料主要用石头、黏土和玉。唐代后,选材以石为主。中国砚台经秦、汉、魏、晋到唐、宋,出现了一个辉煌时期。许多地方的砚台久负盛名,如山东青州曾出产红丝砚,被唐代柳公权认为第一。这些砚台石材手感沉重,细腻润滑,琢磨精良。石材因结构致密精细,手摸砚台留下的“水汽”较长时间不干。研墨时声音细腻,发墨快,墨汁细滑。中国的四大名砚更是蜚声海内外。唐宋出现了著名的端砚、歙砚、洮河砚,清代把唐代就生产的澄泥砚也加入进来,合称为四大名砚。  (二)历史演变  中国书法史与文化史密切相关。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具有强烈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特色。汉字起源于绘画,是美术的升华。1959年,山东大汶口发现的古陶器上有代表语意的原始书契,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古人用刀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硬笔书法。风格上有细笔、粗笔之分,笔画首尾尖细,中间较粗,笔画多方折,交叉处剥落粗重。作为比较成熟的古汉字,商代甲骨文体势精美,笔法奇特变幻,章法疏密有致,线条刚健犀利,体现出书法美学的特点和规范,“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开端”(方全林,2002)。甲骨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书写排列方式影响中国汉字书写方法几千年。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人们才改为自左而右的横式排列方式。  商代后期出现少量的铜铸金文。西周时期的钟鼎金文已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它与商代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笔道厚重圆润,风格质朴浑厚,结体多姿多彩,表现出章法美。  战国时代的秦国石鼓文唐初在陕西凤翔出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它承袭商周的金文体式,有强烈的笔法渗透意识,表现为笔画圆润丰满、秀逸古朴。运笔方法具有“藏头护尾”和力在字中的特征。清康有为认为石鼓文为中国第一古物,也是书法家第一法则。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旅游文化概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