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

封面

作者:胡吉芬

页数:145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1764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为基础,以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为对象,以近年来价值观调查结果为素材,以省内五所院校已有培育实践为积累,基于四年来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上通过学习—调查—实践—跟进学习—更新调查—改进实践的反复环节,实现培育途径上的持续探索与反复试验。本着研究总结、问题剖析、经验推广的目的探索路径与长效机制,以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资源共同分享、问题共同面对、育人共同提升的局面和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

  胡吉芬,女,37岁,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思政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编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教科研项目4项,安徽省首届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得者。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第三章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现状
第一节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意义
第二节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挑战
第三节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结果
第二节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与内在需求
第三节 2012-2014年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的启示

第五章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第一节 以思政教学为主阵地,实现培育的常态化
第二节 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实现培育的实践化
第三节 以精细化职业生涯辅导为切入点,实现培育的生活化
第四节 以校园素质教育讲坛为主平台,实现培育的多元化
第五节 以创新创业为突破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化
第六节 以微途径教育引导为推手,实现培育的新颖化
第七节 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为抓手,实现培育的方向化
第八节 以榜样教育为外推力,实现培育的具象化
第九节 以主题班会为助推力,实现培育的模块化

第六章 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抓手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认证体系
第二节 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

第七章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及机制
第一节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
第二节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制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节选

  《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  第二节研究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术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简单比较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批判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分析性研究和21世纪以来的对策性研究过程①。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内容涉及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培育的路径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截至2017年10月,中国知网查询结果显示,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论文已达44628篇,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研究  首先,学者们认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做出了积极努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从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角度介入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在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演交轨迹、变化原因、培育路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主导价值观建设、传统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全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必须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研究与培育,将理论传输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实现培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此理论界已达成共识、展开讨论,此举将成为趋势。如杨业华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一书中,结合《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问卷》和《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目标调查问卷》结果,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和目标进行分析总结,并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视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展开研究①。  其次,学者们认为高校在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有需要改善的方面。徐柏才、覃小林认为培育中忽视学生个体性,在构建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存在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突出、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现象,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没有收到预期效果②。张丁杰、曾贤贵指出教育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和反馈,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单向的理论灌输教育,而对教育学习之后的有效反馈和教育效果的评估却重视不够。这就使现行教育模式不能得到及时的修正和完善,也影响了教育活动实效性的增强③。安小文、李祖平认为培育结构不完善,一方面,培育模式和方式方法还存在着单一化现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还不够;另一方面。培育体系和机制也不够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机制、评价机制都有待完善④。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