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陕西抗战事件

封面

作者:陈答才

页数:256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13086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陕西抗战记忆》丛书包括《陕西抗战将领》《陕西抗战遗存》《抗战中的陕西民众》和《陕西抗战事件》,太白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这套丛书,就是为了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再现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抗战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告慰在抗战中牺牲的千千万万英烈。

作者简介

陈答才,男,1955年10月生于陕西蓝田。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晋升副教授,当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1995年12月至今先后任马列教研部副主任、政治经济学院副院长、文科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中条山战役八百壮士尽显楞娃本色。难忘那血雨腥风的抗战年代里军民一心、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一幕一幕

目录

第一章 陕北窑洞里召开的战略转折会议
第一节 “哀哉中华其亡其亡”
第二节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路线的确立
第三节 西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

第二章 西安捉蒋翻危局
第一节 穷途末路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第二节 临潼兵谏
第三节 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三章 抗战初期各战场上英勇抗日的陕军
第一节 八十四师高桂滋部的对日作战
第二节 三十八军孙蔚如部的对日作战
第三节 冯钦哉、王劲哉部的对日作战

第四章 中条山的铁柱子
第一节 血战永济
第二节 坚守中条山
第三节 喋血中州

第五章 日机轰炸陕西与陕西军民的防空战
第一节 日机轰炸陕西概况
第二节 日机轰炸西安简述
第三节 日机轰炸延安简述
第四节 日机轰炸陕西其他地方简述
第五节 陕西军民的防空战

第六章 千里河防保卫战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河防保卫战
第二节 国民党军队的河防保卫战

节选

  《陕西抗战事件/陕西抗战记忆丛书》: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的岛国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和睦的。然而到了1868年明治维新后,具有浓厚军事封建传统的日本主动顺应国际潮流,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在促进日本近代化发展的同时,也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蕞尔小国日本遂逐渐成为世界东方战争的策源地。  日本军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公元8世纪后半叶起,伴随着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征战杀伐为职业,带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和主从依附特征的武士阶级不断发展,并逐步成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1192年,武士首领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标志着日本第一个武家政权的诞生。日本武家政权素有海外掠夺的传统。16世纪末,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武士首领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即提出了征服朝鲜、占领中国、称霸东南亚及印度的“大日本帝国”的构想,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企图假道朝鲜侵略中国。只是由于中国政府出兵援朝以及朝鲜军民的顽强抵抗,日本的这一构想才化为泡影。到了近代,和中国一样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日本也同样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以下级武士为中心的改革派掀起了“倒幕维新运动”。1868年,倒幕维新派推翻了最后一个武家政权——德川幕府,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由下级武士掌权的地主资产阶级政府。新的天皇政权实行“明治维新”,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开始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进程。但是由于此次资产阶级变革的不彻底性,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大量的封建因素得以保留,使得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进程带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和先天的畸形性,从而为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具体而言如下:  第一,明治维新后确立起来的绝对专制的近代天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和推动其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二,天皇治下的军部势力是日本军国主义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军队的权力被推到了能够左右国家全局的地步,政府不能控制军队,军队却可以左右政府。特别是随着后来对外侵略战争的扩大,军队全面介入了国家外交、内政的各个领域,遂使军部成为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操纵国家政权的政治势力,从而形成了充满军国主义色彩的军人政治。第三,畸形的民族文化观念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灵魂。在倒幕和维新运动中,新兴资产阶级与下级武士结成了改革联盟,一大批下级武士掌握了国家的政治航向。他们用传统的封建武士观念指导国家,致使日本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诸如“大和民族优秀论”“日本乃万国之本的国家”等观念和人性扭曲的武士道精神进一步泛滥开来,从而为军国主义的猖獗打开了方便之门。第四,先天不足的畸形经济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动因。日本国内市场极为狭小,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极为严重,原始资本积累的对外掠夺性极强。进入19世纪90年代以后,先天不足的缺陷与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对于市场、原料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解决这一难题,日本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而这又反过来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快速发展。上述种种因素的不断强化,遂使日本成为世界上典型的极富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国家。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军国主义打算对朝鲜半岛和东亚大陆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即已萌芽。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开始连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以战争掠夺的方式来解决本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问题。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从清政府手中勒索白银五十万两;甲午战争中,向战败的清政府共计索得相当于本国1895年财政收入四倍还多的二点三一五亿两白银的赔款;随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本又从中国的赔款中分得白银三千四百七十九万两。巨额的战争赔款收入,一方面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在军国主义势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适应其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19世纪20年代中期日本法西斯势力首先在军部应运而生,并成为日本法西斯运动的主导力量。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崛起,一战后因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和欧美列强重返亚洲争夺而一度受挫的日本大陆政策再度强化,并产生出了日本企图称霸世界的总构想。  1927年4月,日本政坛发生变动,出身长州军阀的田中义一大将出任首相兼外相,这标志着军部直接控制了日本的外交。田中内阁决定不择手段地维持中国的分裂并攫取满蒙。6月,针对中国大革命和北伐战争势如破竹的形势,日本外务省特地召开“东方会议”以制定对华政策。会议出笼的《对华政策纲领》赤裸裸地表露了日本对华动用武力和以中国的满蒙地区特别是东北为重心的强硬政策。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日本军国主义者大大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27年5月,蒋介石下令继续北伐,日本急忙出兵山东。1928年4月,第二期北伐开始,日本再次出兵山东,并制造了济南惨案,企图控制山东,阻挠国民党北伐。然而蒋介石却以完成“北伐”为由,置日本的侵略、屠杀于不顾,提出了“不抵抗主义”。1928年6月,日本在沈阳郊外的皇姑屯密谋炸死他们认为还不够“听话”的张作霖。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是日本执行新一轮对华侵略政策、挑起新的对华战争的起点,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的阴影正在一步步逼近。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陕西抗战事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