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盛昌,冯志刚主编
页数:183页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78365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资优生,在学业上都是佼佼者,但将来若想成为国家栋梁,更需站在宽阔的平台之上,深入认识我国的国情、民风,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走向。本书是上海中学资优生德育特色课程教材,详细介绍了社会考察课程的价值、理念、课程纲要、实施指南、评估方式、精彩案例等方面内容,对在未来将要开展社会考察的学生、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考察的教师、对社会考察课程感兴趣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要开设社会考察课程的学校管理人员、有望参与到学生社会考察活动中的社会各界人士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培养学生(特别是资优生)爱国情怀、国际视野方面更具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唐盛昌,特级教师,1989年至2012年任上海中学校长。获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校长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冯志刚,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2008年获苏步青教育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3年担任上海中学校长以来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与国际教育走强,促进了上海中学可持续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五部分:最,社会考察课程的由来与解读,主要介绍了课程的由来、内涵、创设背景、发展历程及对学生的影响;第二,课程的理念引领与课程纲要,主要介绍课程的理念以及内容与评价方式等;第三,课程的授课指导,主要介绍课程的核心价值引领、文化奠基思考、国际视野分析以及报告的撰写;第四,实践指南,主要介绍课程的动员、实施程序、实施建议等;第五,案例精选,精选了历年来学生社会考察的优秀报告。书中所涉及的考察范围与建议内容均来自于该课程自设置以来的考察实践与指导教师的探究思考。本书的重点内容为社会考察课程的发展历程、理念、实践方案及学生鲜活的案例及点评。
目录
第一节 社会考察课程的由来
一、社会考察课程的创设背景
二、社会考察课程发展历程
三、社会考察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 课程解读
一、课程考察的“国情民风”与“世界风云”
二、社会考察课程内涵剖析
第二章 社会考察课程的理念引领与课程纲要
第一节 理念引领
一、基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二、认知、实践、体验、反思的统整
三、促进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的整合
四、注重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引入
第二节 社会考察课程指导纲要
一、指导思想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考察方向与原则
五、活动方式
六、评价方式
七、其他
第三章 社会考察课程的授课指导
第一节 社会考察课程与核心价值引领
一、一份社会考察报告的故事
二、现代社会对道德的重构
第二节 社会考察课程与文化奠基思考
一、识别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二、理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三、评价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第三节 社会考察课程与国际视野分析
一、社会现象的识别
二、社会现象的理解
三、社会现象的反思
第四节 社会考察课程与生涯规划的统整
一、社会考察课程与生涯规划教育的结合
二、生涯发展理论视野下普通高中学生企业
见习的社会考察思考
第五节 社会考察课程与考察报告撰写
一、为什么一定要用“考察”的方法?
二、在“独自打保龄”的背后
三、考察报告撰写小贴士
第四章 社会考察课程的实施指南
第一节 动员培训:没有那么多“想当然”
第二节 实施程序
第三节 实施建议
一、如何发现问题
二、掌握调研方法
三、如何整理资料
四、如何分析资料
五、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节 考察报告样张
第五章 社会考察课程的案例精连
第一节 经济认识
案例一
案例二
第二节 政治生活
案例一
第三节 文化认同
案例一
案例二
第四节 科技发展
案例一
第五节 社会文明
案例一
案例二
第六节 生态环境
案例一
案例二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