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封面

作者:朱艳艳著

页数:254页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72229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理论研究、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实践探索两大部分, 共八章。内容包括: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内涵意蕴、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展开逻辑、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组织理论等。

作者简介

  朱艳艳,1978年生,中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淮安市城南新闸小学,淮安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荣获淮安市劳动模范、淮安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省市级评优课一等奖。多次在大学以及省市范围内公开讲座,是淮阴师范学院的“实践导师”。近年来积极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和“师陶杯”论文评比,多次荣获一等奖,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研究》等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上篇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内涵意蕴
第一节 “律动课堂”的提出背景
第二节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思辨
第三节 “律动课堂”的内涵诠释
第四节 “律动课堂”的育人价值思考
第二章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展开逻辑
第一节 “律动课堂”的价值观逻辑
第二节 “律动课堂”的展开逻辑
第三节 “律动课堂”的教学逻辑
第四节 “律动课堂”的思维方式
第三章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组织理论
第一节 “律动课堂”的时机意识
第二节 “律动课堂”的开放意识
第三节 “律动课堂”的关联意识
第四节 “律动课堂”的资源意识
第五节 “律动课堂”的表演意识
第四章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设计研究
第一节 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不足
第二节 “律动课堂”的设计起点
第三节 “律动课堂”的学情分析
第四节 “律动课堂”的教材重组策略

下篇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实践探索
第五章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数的概念”教学实践
第二节 “数的运算”教学实践
第三节 “数的运算规律”教学实践
第四节 规律探索的教学实践
第六章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图形与几何”的整体描述
第二节 图形概念的教学
第三节 图形度量的教学
第四节 图形位置关系的教学实践
第七章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策略
第二节 “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数据意识培养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实例分析
第八章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综合与实践”教学问题思辨
第二节 “综合与实践”领域“律动课堂”的教学原则
第三节 “综合与实践”领域“律动课堂”的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数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问题意识在先,所以理清为什么要提出小学数学“律动课堂”才能有助于研究的深入。然而,基于教师理论的薄弱,我们更要在实践中找到理论的依据,这样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形成新的思考。在各种新理论和新课堂形态产生的今天,我们的学校研究变革到底要研究什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已关注了许多领域,如从教学方案设计到教学过程实施再到对教学的评价。这里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到底是要体现个人的发展,还是追求社会现象中的高分?(2)是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3)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教育历史上一会儿以教师为中心,一会儿又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行为像“钟摆”一般。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尤为宝贵,但相对来说理论研究又有些欠缺,所以把高深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转化是一线教师最迫切需要的。对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思考,首先是一种对事物认识方面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只有思维方式的转变,才能从内心有真正的价值认同感,才能用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而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改进课堂、创造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内生力的共同提高。  一、教学价值与社会转型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变革一直是教育理论变革的最前沿阵地,而这些变革的源起往往是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复杂的转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人才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要求。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  基于社会转型的需要,小学数学课堂应如何去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更多的是要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去变革。核心素养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这种需求引发的是时代的冲突,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相对于时代而言的“脱节”与“滞后”。有些方面的问题是教师解决不了的,如教材改革、学生升学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但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反思:哪里有问题,能否改进,改进到何种程度?我们必须跟着时代走,并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样我们才有对课堂教学研究变革的动力。  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提出是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特征的认识,基于对当前数学课堂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反思,提出课堂形态、内在关联和日常实践,要完成一种现代型转换,要把现代型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内涵体现出来:首先是要从以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以培养人的主动自觉为目的的教学,是使人走向自由、自主发展的教学,是使人在有限的世界中勃发生命力、创造力并实现超越的教学。从对知识传递的关注转向对人的主动发展的关注,从对少数优生的关注转向面对每一位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这是教学价值在目的意义上的重建。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小学数学“律动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