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萧红著,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
页数:268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54748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读者对象:9~16岁
2、推荐理由:
①
本套丛书包含“”建议阅读书目,覆盖义务教育学龄段;力求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品味。
②
经典荟萃,体裁丰富:甄选古今中外名家名著,包含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
③
插图精美,注释准确:正文前配有精美彩色插图;正文中涉及的生僻字词、历史文化知识等均附有注释。
④
尊重原著,首列《附表》:原版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在《附表》中将异于现代汉语使用方法的汉字单独列出。
⑤
板块延伸,多元拓展:在正文之外,设置“走近文学大师”“走进文学作品”“导读”“阅读感悟”“自我检测题”等板块,帮助孩子多角度理解文本、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相关资料
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
——林贤治
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20 世纪中国最秀的作家之一。
——夏志清
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私人经验的自传体式作家。
——葛浩文
我更愿意把萧红归类为是一个贫民作家,她笔下的主角经常是生活困窘的女性。萧红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更能体会到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难和不易。
——章海宁
《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 盾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目录
………………………………………………………….. 走近文学大师
005 …………………………………………………………..
走近文学作品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001
………………………………………………………….. 第一章 鲨鱼腹中的漂流瓶
009
………………………………………………………….. 第二章 爵士夫人的决定
018
………………………………………………………….. 第三章 “邓肯”号上的不速之客
029
………………………………………………………….. 第四章 横跨美洲大陆
040
………………………………………………………….. 第五章 小罗伯特失踪
052
………………………………………………………….. 第六章 在新向导的带领下前行
063
………………………………………………………….. 第七章 红狼袭击
072
………………………………………………………….. 第八章 洪水来了
085
………………………………………………………….. 第九章 脱险归来
092
………………………………………………………….. 第十章 在海浪中拼搏
102
………………………………………………………….. 第十一章 从神秘水手口中得知的消息
113
………………………………………………………….. 第十二章 在澳大利亚的冒险
129
………………………………………………………….. 第十三章 叛徒的真面目
144
………………………………………………………….. 第十四章 “邓肯”号失踪
154
………………………………………………………….. 第十五章 前往新西兰岛
167
………………………………………………………….. 第十六章 意外被俘
179
………………………………………………………….. 第十七章 逃离食人土著部落
187
………………………………………………………….. 第十八章 歪打正着的救命船
197
………………………………………………………….. 第十九章 审问艾尔通
206
………………………………………………………….. 第二十章 塔波尔岛上的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