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红生,胡晋主编
页数:271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304523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种子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内容包括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种子的寿命和活力, 以及种子的加工、贮藏和检验等。全书既考虑了内容的系统性, 有利于当前的教学需要, 又注重概括提炼, 兼顾种子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种子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成果和最进展,内容包括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种子的寿命和活力,以及种子的加工、贮藏和检验等。全书既考虑了内容的系统性,有利于当前的教学需要,又注重概括提炼,兼顾种子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目录
第二版 前言第一版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种子的涵义一、真种子二、类似种子的果实三、营养器官四、人工种子第二节 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第三节 种子学的发展第四节 种子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小结思考题第二章 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第一节 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一、受精作用二、种子的形成发育第二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一、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二、主要蔬菜种子的形成和发育三、其他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第三节 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一、多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二、无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三、无融合生殖和无性种子第四节 种子的成熟及其调控一、种子成熟的阶段二、种子成熟过程中的变化三、种子成熟的调控四、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的影响小结思考题第三章 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第一节 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一、种子的外表性状一、种子的基本构造第二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一、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一、主要蔬菜种子的形态构造三、其他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第三节 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一、根据胚乳的有无分类一、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第四节 种子形态构造的遗传基础小结思考题第四章 种子的化学成分第一节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一、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一、农作物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三、蔬菜作物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四、其他作物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五、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第二节 种子水分一、种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二、种子的临界水分和安全水分三、种子的平衡水分第三节 种子的营养成分一、糖类二、脂质三、蛋白质第四节 种子的生理活性物质一、植物激素一、酶三、维生素第五节 种子的其他化学成分一、矿物质二、色素三、种子毒物和特殊化学成分第六节 种子化学成分的遗传基础一、种子化学成分的遗传特点一、主要作物种子化学物质的遗传基础小结思考题第五章 种子休眠第一节 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机制一、种子休眠的意义二、种子休眠的类型三、种子休眠的原因四、种子休眠的机制五、种子休眠的遗传机制第二节 不同作物种子的休眠一、禾谷类种子的休眠二、豆类种子的休眠三、其他种子的休眠第三节 种子休眠的调控一、延长种子的休眠期二、缩短种子的休眠期小结思考题第六章 种子萌发第一节 种子萌发的过程及类型一、种子萌发的过程二、种子萌发的类型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及遗传基础一、细胞的活化和修复二、种胚的生长和合成代谢三、贮藏物质的分解和利用四、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五、种子萌发的遗传基础第三节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水分二、温度三、氧气四、光五、其他条件小结思考题第七章 种子寿命第一节 种子寿命的概念及其差异一、种子寿命概念二、种子寿命差异第二节 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二、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第三节 种子衰老及其机制一、种子衰老的形态特征二、种子衰老的生理生化特征三、种子衰老的遗传基础四、陈种子的利用第四节 种子寿命的预测一、根据温度和水分预测种子寿命二、修正后的种子寿命预测方程和列线图小结思考题第八章 种子活力第一节 种子活力的概念和意义一、种子活力的概念二、种子活力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种子活力的生物学基础一、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二、种子活力与种子劣变的关系三、高活力种子形成机制第三节 种子活力测定一、种子活力测定概述二、常用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三、种子活力测定技术的发展趋向小结思考题……
第九章 种子加工与贮藏第十章 种子检验主要参考文献附录1 农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附录2 植物拉丁学名称
第九章 种子加工与贮藏第十章 种子检验主要参考文献附录1 农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附录2 植物拉丁学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