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美学年鉴(2004)

封面

作者:汝信

页数:639 页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2150603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年鉴(2004)》包括专文、年度话题、美学态势、专题研究、成果选摘、美学纪事、域外报导、美学教育、美学资料库等栏目,对2004年中国(含港澳台地区)的美学研究状况进行具体介绍、评述及重点推荐。

作者简介

汝信,江苏吴江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政治系。1957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在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国家哲学和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介绍2004年度——中国美学的年鉴,具体包括了: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生态美学的逻辑生成与发展、主体间性是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生态美学之境域构成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综述、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年度话题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

主持人:袁鼎生

生态美学的逻辑生成与发展/袁鼎生

主体间性是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杨春时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张玉能

多一点问题意识,少一些学科焦虑

——试谈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赵奎英

问题与出路

——对近年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反思/孙琪

和:中国传统生态美学之境域构成论/李天道

生态美学与民族文化/黄秉生

美学态势

美学基本问题研究态势/贺丽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概略/刘悦笛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综述/仪平策 张磊

西方美学研究的新进展/张玉能

文艺美学研究述要/张富宝

审美心理学研究概述/李修建

审美教育理论研究大势/阮小波

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姚文放 李炜

关于宗教美学的研究/皮朝纲 邱明丰

关于绘画美学的研究/张子程 彭修银

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陈燕婷

关于舞蹈美学的研究/刘三平

关于影视美学的研究/王志敏 孔苗苗

专题研究

2004年度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综述/李春娟

近年来先秦美学思想研究概述/朱志荣 高良 许醴

2004年度道家美学思想研究进展/祁海文 吕欣欣

2004年度儒家美学思想研究概览/肖寒

2004年度西方现代美学研究扫描/范玉刚

2004一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状况/卢政 孙琳 霍俊国

近年来存在主义美学研究综览/刘慧妹

新时期席勒美育思想研究综述/贺丽潘黎勇

近年来审美人类学研究动向/向丽

2004年度生态美学研究动向/盖光

成果摘选

美学著作摘要

《否定主义美学》(修订本)/吴炫著

《怀疑论美学》/颜翔林著

《美学的感染力》/彭锋著

《接受美学导论》/朱立元著

《艺术美学导论》/孙伟科著

《民族生态审美学》/黄秉生 袁鼎生主编

《美学与艺术欣赏》/肖鹰著

《苦难美学》/刘士林著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马龙潜 杨杰著

《中国美学原点解析》/邹华著

《儒家文艺美学

——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张毅著

《儒家乐教论》/祁海文著

《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包兆会著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邹其昌著

《船山美学思想研究》/吴海庆著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聂振斌著

《审美功利主义

——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杜卫著

《西方美学思潮》/张玉能著

《新编西方美学史》/章启群著

《美之魅

——-20世纪前的西方艺术和审美沉思》/张弘著

《美:眺望虚灵之真际

——一种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读解》/黄克剑著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朱志荣著

《英伽登现象学美学初论》/张旭曙著

《加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李鲁宁著

《守护夜空的星座——美学问题史中的T.M.阿多诺》/孙斌著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王伟著

美学论文摘要

实践与生命的张力

——从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潮着眼/刘悦笛

美学三题/薛富兴

艺术或美的思与言何以可能/宋一苇

类美学论纲/张伟

成学的先声

——兼论美学与丑学的合题/栾栋

走向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阎国忠

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朱立元

实践的功能与审美/张玉能

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章辉

审美观照论/张晶

自然之美的理论还原/丁来先

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比较/张光芒

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陈炎

自恋主义与美学问题/徐岱

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鲁枢元

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

——答鲁枢元教授/王德胜

“美学上的反感”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对马克思一个美学命题的当代阐释/钟仕伦

消费时代或全球化:重整美学的一线新机/吴兴明

社会转型与审美变迁

——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与反思/李世涛

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王元骧

本体论创新与视界开放

——对文艺美学学科问题的哲学思考/李西建

文艺美学:外运与内因/杜书瀛

“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形态与主题研究/谭好哲

走向文学的美学

——从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说起/王坤

文学作品的文化审美超越/罗靖

“和而不同”的生命机制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思考/宋生贵

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学理构架之我见/王志敏

马克思、恩格斯与生态审美观/曾繁仁

“存在本体”与“生态视野

——试谈中国当代美学的前景与出路/赵奎英

生态美学与诗性智慧的现代复活/刘士林

生态美学偏至论/孙琪李丕显

……

美学纪事

域外报导

美学教育

美学资料库

节选

文摘

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基础上,现代美学也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存在主义芙字、解释学美学、接受主义美学以及巴赫金的美学,都把世界、文本看做对话主体,把审美看做主体间性的充分实现。生态美学也是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诞生的。审美是主体间性的充分实现,因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真正建立了人与世界的平等、同一和自由的关系。因此,主体间性是审美的真正哲学基础,也是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近代以来的主体性美学不能说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何以可能。主体性美学或者认为自然美是人的主观情感的投射,或者认为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化,但它们都不能有效地解释主体对自然的强加如何能够形成自由的审美关系。事实上,主体性的征服必然遭遇到自然的反抗,而不会导致自然的顺从。现代社会环境的破坏证实了这一点。主体间性美学把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看做是主体间性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是一种有生命的关系,是本真的存在的实现。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恢复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同一性。

现代西方的生态美学就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上的。生态美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万物的“平等”。莱切尔·卡逊和阿伦·奈斯认为人与万物都处于“生物环链”中,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确认了自然的主体地位,片面的主体性在这里被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性取代。大卫·雷·格里芬提出自然是有生命的、与人息息相关的,因此必须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就是“世界的返魅”。在经历了启蒙时代的主体性的“祛魅”之后,“返魅”是在更高水平上对人与自然同一的回归。这种回归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的。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美学年鉴(2004)》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