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编者:老照片编辑部
页数:473页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74216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
作者简介
《老照片》编辑部,1996年成立,主要从事《老照片》的编辑出版工作。主编冯克力,二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老照片》二十年精选集,系从已经出版的《老照片》最至最百一十辑中选编而成,包括《重回现场》《风物流变》《名人身影》和《民间记忆》四种,此次选编,每本的篇目顺序,大致按照片拍摄年代的先后编排。除对个别篇章的文字和图片稍事修订、删减外,余皆一仍原貌。《风物流变》是第二本,精选了四十五篇文章,从1870年前后的圆明园遗影到20世纪60年代马赛街头的“革命舞者”,展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外镜头下的风物流变。
目录
圆明园遗影
沧桑天安门
中国男人
19世纪末胶州湾写真
1903年:骆任廷的山东之行
从撒马尔罕到北京——芬兰探险家马达汉眼中的中国
清末新军南北首领的珍贵合影
晚清禁卫军的最后一次出洋考察
清末旧照《立宪万岁》
清末济南府的城墙和城楼
旧上海的娼妓
珍藏在法国的清末民初照片
九十年前的三峡照片
又见济南火车站
九十年前的津浦铁路
爱北京的洋人们
俄罗斯人的“东方家园”
20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
天地问的女孩
彼时的女性服饰
宗族的困惑
西德尼·D.甘博镜头下的中国
那爱德的上海印象
在齐鲁大学的日子
法国医生贝熙业与他的中国病人
1917年:用照片编辑的沈氏宗谱
黄开文家族肖像收藏与研究札记
丹尼尔“鲜汁”及玉函山造像
中国营造学社
几曾沉浮忆当年——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
写在天安门城墙上的“注音字母表”
1930年代的莱阳乡师
地方影像学里的民俗视觉
1932年:上海一家外企的影像志
1934年:羌戎考察散记
1937年:五原屯垦见闻
《镇江沦陷记》之影像版
吴佩孚的丧事
舅舅留下的底片
1948年:美国兵镜头里的青岛“相貌”
1952年:商州的儿童节大会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马赛街头的“革命舞者”
沂蒙山的“红色芭蕾”
用相机记录北京的变迁
沧桑天安门
中国男人
19世纪末胶州湾写真
1903年:骆任廷的山东之行
从撒马尔罕到北京——芬兰探险家马达汉眼中的中国
清末新军南北首领的珍贵合影
晚清禁卫军的最后一次出洋考察
清末旧照《立宪万岁》
清末济南府的城墙和城楼
旧上海的娼妓
珍藏在法国的清末民初照片
九十年前的三峡照片
又见济南火车站
九十年前的津浦铁路
爱北京的洋人们
俄罗斯人的“东方家园”
20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
天地问的女孩
彼时的女性服饰
宗族的困惑
西德尼·D.甘博镜头下的中国
那爱德的上海印象
在齐鲁大学的日子
法国医生贝熙业与他的中国病人
1917年:用照片编辑的沈氏宗谱
黄开文家族肖像收藏与研究札记
丹尼尔“鲜汁”及玉函山造像
中国营造学社
几曾沉浮忆当年——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
写在天安门城墙上的“注音字母表”
1930年代的莱阳乡师
地方影像学里的民俗视觉
1932年:上海一家外企的影像志
1934年:羌戎考察散记
1937年:五原屯垦见闻
《镇江沦陷记》之影像版
吴佩孚的丧事
舅舅留下的底片
1948年:美国兵镜头里的青岛“相貌”
1952年:商州的儿童节大会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马赛街头的“革命舞者”
沂蒙山的“红色芭蕾”
用相机记录北京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