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鞠鹏著
页数:215页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08588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管道心理学的阐释之作, 集合众家所长, 提出一套新的理论观点。并通过这套观点和思维方式, 去看待和解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以及心理学方面的众多问题。更进一步地, 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 去对疾病、社会和个人作出相应的解释。
作者简介
鞠鹏,心理学独立学者,拥有生物学和心理学双重学术背景,管道心理学创始人
目录
节选
《管道心理学导论》: 至此,我们已经对意识三域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在这里,我们需要再次使用自我、本我、超我的相关概念对意识、潜意识,以及无意识部分的内容进行另一个层次的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们确实沿用了许多弗洛伊德理论的相关内容,但我们只是使用精神分析的部分理论框架。对于其很多本质的理论与假说,我们依旧持否定态度。就如,我们同样认为无意识或本我是心理功能的发起点,心理的欲望与生理的需求在这里并未得到分化。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些最本质的东西都拥有丑陋自私,甚至罪恶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支持性恶论。 但是我们也不支持性善论。这也是我需要提出另一个假说。一个最初存在的生命体,我们姑且认为它是一个单细胞生物。在初始阶段,独立存在的它只有也只能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它不会为任何影响其生活的外界事物让步,它也一定不会“在意”对环境中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生物的是“自私的”“性恶的”。但它们也无可奈何,没有选择。而当生物发展到集群生活的阶段,即使它们仍然处于单细胞的水平,但它们也会为“集体”做出一定的牺牲了。例如个体的体积或对于资源的占有,已不能像单独存在时那样肆无忌惮,但也因此集体却得到了更好的生存机会。它们可以更好地抵御外来刺激,可以通过一定的“牺牲”来保证种群这个“大生命体”的继续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定的性善,但回想一下纤毛虫在新鲜培养液中不老化的例子,这样的种群只有在外界资源充足且拥有足够的新的异质刺激的存在下才能长久发展,不然群体中的个体将会因为彼此产生的同质产物而弱化,并最终走向灭亡。所以这里的“性恶”依旧存在。 由此我们也可以提出另外一个假说,如果想要生命体的生命更长就要避免暴露在同质或同质产物的环境中。同时,尽量接近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伤害的异质环境中。进一步地,我们与其他动物同质程度要远远高于植物——我们与动植物的亲缘关系也是这样的。所以,食肉与食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也许也可以由此看出。中国有句俗话: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但从我们刚才的角度上来看,似乎吃五谷杂粮,相对于吃肉更少生病。事实上很多时候也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并没有寻找到专门做食素与食肉哪个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报道。但似乎多食素食,精吃肉食,是较为合理的。 回过头来,我们继续讨论性善与性恶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性善就是合作共赢,为集体牺牲,从而让整个群体得到更好的生存机会。而性恶就是自私为己,首先满足自身需要。而这两种倾向在生命的初期就都已经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