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

封面

作者:焦佩锋

页数:152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35628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序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表篇目。在全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序言》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本人以十分明确的口吻对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过程和总结论的完整阐明。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过程,这个结论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可以从社会存在结构、历史发展动力、社会评价标准和社会演进形态四个维度去解读。在马克思的著作谱系中,如此全面、清晰地表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因此,《序言》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它也因此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文本。

作者简介

  焦佩锋,哲学博士,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西方历史思想史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著作10本,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概要介绍

一、写作背景

一、篇幅与框架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理论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过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结果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价值

一、文献价值

一、理论价值

第四章 《<>

一、社会结构理论与社会稳定

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社会治理

三、社会评价理论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四、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节选

对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马克思只是提供了一些原则性解释,恩格斯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发挥。在1890年“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写道,“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就在同年《致康拉德·施密特》的信中,恩格斯又一次强调指出:“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①正是因为恩格斯的这种补充,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才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从而也产生了吸引力和征服人的思想力量。恩格斯晚年基于“力的平行四边形理论”所提出的“历史合力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历史上,凡是偏离或者违背生产力标准,只在生产关系或意识形态层面做文章时,社会必然会出现停滞、混乱或倒退。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我们才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对于过去的历史,我们既可以按照阶级分析方法将历史解读为不同阶级之间的分化和斗争,也可以按照制度主义逻辑将历史分为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发展和演化;既可以按照劳动工具的变革将历史分为不同的劳动生产方式的演进史,也可以按照分配方式的演变将历史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此消彼长的演进史;既可以按照人性的善恶对历史进行伦理学的解读,也可以按照文化的视角将历史解读为不同文化或文明冲突与融合,但是,所有这些做法都不能脱离实际的生产力状况,生产力要求是社会历史演化和发展过程中的最根本要求,它是土壤,一个社会的其他方面都必须从这个土壤中生长出来,一旦这个土壤发生变化,社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都要随之发生改变。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