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郗戈
页数:162页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142340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一般读者尤其是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 对作为马克思采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成果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解读, 包括其写作背景、创作过程、思想史意义、在中西方的传播历程等, 有助于读者从时间与空间、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深入理解和把握该著作。
作者简介
郗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聘任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兼任“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资本论》哲学思想、现代性问题等研究。
朱天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一般人知道的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无外乎《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而只有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才深知《〈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分量。
本书从文本解读、思想史诠释、理论建构和现实研究四位一体的整体性视野出发,对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标志性著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意蕴与当代价值进行了解析评述,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青年读者深入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生命力与当代性。
目录
第一编:《〈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理论意蕴与当代价值
一、经济学意识形态批判:“个人一般”、“生产一般”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总体性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抽象与具体
四、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逻辑与历史
五、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
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资本一般”
七、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交往关系,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
第二编:《〈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意蕴与当代价值
一、“六册计划”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图景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
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表述
四、“四种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
附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