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利明著
页数:75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02545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民法典制定,在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格权的基本概念、体系、一般人格权、各类具体人格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学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建设部法律顾问,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员,福建省政府顾问,北京市仲裁委员会副主任。
本书特色
本书体现了作者的最研究成果,本书密切结合我国民法典制定,在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格权的基本概念、体系、一般人格权、各类具体人格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作者认为,人格权在现代民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人格权应当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篇,应当建立一个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相结合的完整的人格权体系。人格权法不仅应保护类型化的人格权,还要保护各类人格利益。作者认为,具体人格权应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信用权、隐私权、贞操权等类型。作者还认为,应当设置人格权请求权制度,从而完善我国请求权体系。对人格权损害的救济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形式。
目录
第一章 人格权概述
第一节 人格和人格权
第二节 人格权的性质
第三节 人格权的特点
第四节 人格权法律关系
第五节 人格权的分类
第六节 人格权与相关民事权利
第七节 人格权的产生与消灭
第二章 人格权法概述
第一节 人格权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人格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三节 人格权法的渊源
第四节 人格权法的功能
第五节 人格权法的体系
第六节 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第三章 人格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古代法中的人格权
第二节 中世纪的人格权制度
第三节 近代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
第四节 现代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
第五节 我国人格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 一般人格权
第一节 一般人格权概述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第四节 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的关系
第五节 一般人格权的适用
第五章 人格权的延伸保护
第一节 胎儿的人格利益保护
第二节 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第三节 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
第六章 人格权的行使和限制
第一节 人格权的行使
第二节 人格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
第三节 人格权的限制
第七章 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
第一节 人格权商业化利用概述
第二节 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具体问题
第八章 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的侵权形态
第三节 侵害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责任
第二编 分论
第九章 生命权
第一节 生命权概述
第二节 生命权的性质
第三节 生命权的内容
第四节 生命权与其他人格权
第五节 侵害生命权的责任
第十章 身体权
第一节 身体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身体权的内容
第三节 身体权的客体
第四节 侵害身体权的责任
第十一章 健康权
第一节 健康权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健康权的内容
第三节 健康权与相关概念
第四节 侵害健康权的责任
第十二章 人身自由权
第一节 人身自由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人身自由权的性质
第三节 人身自由权的内容和客体
第四节 人身自由权与相关权利
第五节 对人身自由权的侵害和保护
第十三章 姓名权
第一节 姓名与姓名权
第二节 姓名权的本质
第三节 姓名权的内容和限制
第四节 侵害姓名权的责任
第十四章 名称权
第一节 名称权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名称权的内容
第三节 名称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第四节 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第十五章 肖像权
第一节 肖像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肖像权的内容
第三节 肖像权与其他权利
第四节 肖像权的扩张保护
第五节 侵害肖像权的认定
第六节 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承担
第十六章 名誉权
第一节 名誉权概述
第二节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名誉权
第三节 名誉权与其他相关权利
第四节 名誉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侵害名誉权的认定
第六节 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
第七节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第十七章 信用权
第一节 信用权概述
第二节 信用权的内容
第三节 信用权在人格权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节 侵害信用权的责任
第十八章 隐私权
第一节 隐私权概述
第二节 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
第三节 隐私权的历史与发展
第四节 隐私权的性质
第五节 隐私权的价值
第六节 隐私权主体和内容
第七节 隐私权的客体
第八节 隐私权的限制
第九节 侵害隐私权的责任
第十九章 个人信息权
第一节 个人信息权概述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的性质
第三节 个人信息权的内容
第四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第五节 侵害个人信息权的责任
第三编 侵害人格权的责任
第二十章 人格权请求权
第一节 人格权请求权概述
第二节 人格权请求权与相关请求权
第三节 人格权请求权的内容和行使
第二十一章 侵害人格权的责任方式
第一节 侵害人格权的责任方式概述
第二节 侵害人格权的具体责任方式
第二十二章 精神损害赔偿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和分类
第五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第六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第七节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