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村庄建设与规划研究

封面

作者:程伟著

页数:170页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82506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农村村庄及其在城市化序列中的地位、现代村庄建设状况等问题, 论证现代村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环节, 是一种城市化的准备层次。从理论出发, 借鉴国内外村庄规划建设的先进经验, 重点从村庄规划建设的前期研究、整体规划、专项规划角度, 探讨村庄规划建设新思路。

目录

第一章 现代村庄建设概论
第一节 现代村庄建设与中国城市化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村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难点

第二章 村庄整治与城市化
第一节 现代村庄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整治功效
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整理功效

第三章 和谐村庄建设
第一节 农村的和谐
第二节 村庄的环境综合治理
第三节 村庄资源合理利用

第四章 村庄规划理论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理论
第二节 系统平衡控制论
第三节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五章 村庄规划技术理念及其应用研究
第一节 村庄规划的理念
第二节 村庄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第三节 村庄规划的体系和模式
第四节 村庄规划的程序和方法
第五节 村庄规划的任务和成果

第六章 国外村庄规划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日本的“一村一品”
第二节 英国的村庄规划
第三节 德国的村庄规划
第四节 法国的村庄规划

第七章 国内村庄规划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北京市的村庄布局规划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
第三节 江苏省的村庄布局规划
第四节 浙江省的村庄布局规划
第五节 广东省的村庄布局规划
第六节 西部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

第八章 村庄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第一节 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
第二节 村庄布局规划的关键

第九章 村庄建设总体规划
第一节 村庄经济发展规划
第二节 村庄建设规划
第三节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
第四节 村庄环保与生态规划
第五节 村庄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节选

  《现代村庄建设与规划研究》: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村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状况直接关系现代村庄建设的程度与水平。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农村的环境变迁  村庄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千百年来形成的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它不仅是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农村儿女的精神家园。相对于城市而言,村庄生态环境更多地表现为“原生态”。差异化的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传统习惯、历史因素等,使村庄各具特色,各有其特有的文化结构,可谓“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使许多地方的村庄建设出现新变化,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成效,农村落后面貌正在改变。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事业的状况有所改善。部分地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服务向郊区农村延伸,使得城乡联系更为紧密。通过实施村庄整治,许多地方分期、分批、集中对规模较大的村庄进行治理,明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了村庄公共设施与服务管理的新机制,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改变。  村庄的综合防灾能力明显增强。内蒙古、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实施工程移民、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牧民定居等,这些地区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实施移民建镇,部分农民摆脱了多年的洪水困扰。新疆等省区实施农房抗震安居工程,河北、海南等省区推进了“生态村”建设。浙江、福建、重庆等省市加强农民建房指导,提高村庄和农房防御地震、台风、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的能力。  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仍然普遍较差,与城市相比总体上仍然十分落后。根据2015年建设部对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北、河南等9省43个县74个村的典型调查,91%的村庄没有排水设施;85%的村庄垃圾随意堆放;68%的村庄农民住房与畜禽围舍混杂;几乎所有村庄使用传统旱厕。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乱。全国仅29.9%的村庄有建设规划,且简单套用城市规划方法。一些农民随意沿公路建房。不少地方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建新屋不拆旧宅,有新房无新村,有的形成“空心村”,造成用地浪费。有的地方盲目模仿城市建小区,农房建设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农民建了三四轮房,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部分村庄环境污染加重,生态恶化。中西部地区农民改建住房逐渐增多,却在重复东部地区的老路。二是饮水难。北方地区不少村庄水源性缺水严重,东部地区部分农村水质性缺水。仅有14%的村庄有自来水厂或者供水设施,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三是环境差。村庄内部基本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乡镇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农民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进入河流、水塘,影响了水源安全,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随着工业产品使用的普及,垃圾自然循环的功能逐渐衰退,每年约1~2亿吨的生活垃圾在露天乱堆乱放。  2013年年初,水利部一名副部长就曾表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目前中国农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面污染,许多河道发黑,河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及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  在河南,由于地下水质受到污染,在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沿岸,出现了多个“癌症高发村”。自1990年以来,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村民患癌症死亡的有194人;在安徽,宿州市杨庄乡的村民正遭受着奎河严重污染的深痛:2010年人口自然死亡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多,食道癌、肝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是同地非污染地区的两倍,高产高质农作物无法种植;在宁夏、山西,使用污染的河水浇地导致成千上万亩麦苗被毁、麦田被严重污染,不少农民面临断粮的威胁,山西临汾村民因饮用水被污染,导致50多人偏瘫;在浙江,东阳画水镇的污染已经有5年之久,导致方圆3千米之内,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村民们呼吸困难,树木大片死亡,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在有些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例如浙江省东阳市就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导致政府执法人员与村民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30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砸。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可归纳为三大类型:  一是工业污染,包括乡镇工业污染、城市外迁工业污染等。目前在农村,工业污水随处排放,工业烟尘排向空中,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农田、侵占河道、随处焚烧等现象屡见不鲜。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村庄建设与规划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