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

封面

作者:郭勇著

页数:39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731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跨学科的视阈下进行的研究,将语言、文学、文化研究融合在一起,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言文一致”主张及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探讨了“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转型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到中、日、西之间复杂的互动对这一主张的影响。本书认为,中国近现代的“言文一致”主张与实践,从最初的启蒙到逐渐顺应语言文字文体变革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和日本的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本书选取“言文一致”为研究的突破口,是因为它虽然发端于语言文字领域,却早已越出语文的范围而波及到文学、思想、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甚至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与建构结合在了一起,语言、文学、文化、国家在“言文一致”这一命题上发生了紧密的关联和互动。本书第一次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这一命题。首先梳理了“言文一致”的具体内涵,将其还原到历史语境中,进而从多个方面对“言文一致”与文学观念之间的关联进行探讨,在跨学科的视域中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言文一致”主张及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指出,中国近现代的“言文一致”主张与实践,从最初的启蒙需要到逐渐顺应语言文字文体变革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民族化、本土化道路。

作者简介

郭勇,男,湖北麻城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文学博士后资格证书,现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等职。出版学术专著《叶圣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等3部,参编《新世纪文艺心理学》等教材3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跨学科的视阈下进行的研究,将语言、文学、文化研究融合在一起,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言文一致”主张及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探讨了“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转型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到中、日、西之间复杂的互动对这一主张的影响。本书认为,中国近现代的“言文一致”主张与实践,从最初的启蒙到逐渐顺应语言文字文体变革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和日本的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本书选取“言文一致”为研究的突破口,是因为它虽然发端于语言文字领域,却早已越出语文的范围而波及到文学、思想、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甚至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与建构结合在了一起,语言、文学、文化、国家在“言文一致”这一命题上发生了紧密的关联和互动。本书最次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这一命题。首先梳理了“言文一致”的具体内涵,将其还原到历史语境中,进而从多个方面对“言文一致”与文学观念之间的关联进行探讨,在跨学科的视域中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言文一致”主张及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指出,中国近现代的“言文一致”主张与实践,从最初的启蒙需要到逐渐顺应语言文字文体变革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民族化、本土化道路。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言”“文”考辨与现代“文学”观念的萌生第一节中国近现代“言文一致”的本土与域外资源第二节“文笔之辨”及其流变第三节五四前后的“言”“文”论辩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
第二章语言/文字“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变革第一一节汉字进化论与进化文学观第二节文法问题与文学语言的科学化取向第三节文字革命与文学革命
第三章口语/书面语“一致”与现代白话文学的创立第一节白话、国语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第二节现代白话文的口语化取向与书面化走向第三节公共话语视阈中的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
第四章文体变革、重写文学史与新文学的经典化第一节文体格局的重设与“中国文学”设想的提出
第二节重写文学史的话语权力意识
第三节《中国新文学大系》与新文学“经典”地位的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言文一致”重要事件编年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