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斌著
页数:189页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60623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了秦朝至三国期间500余年的风云变幻。分裂时期, 想方设法招揽人才, 以图自强与扩张 ; 统一时期, 兴办教育、储备人才, 疏通多种选拔、培养和任用人才的体制和机制 ; 在统一走向分裂的时期, 人才彼此攻伐和碾压, 民心殆失, 遂致国灭。深度阐明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
作者简介
宋斌(1970—),湖北随州人。中南财经大学哲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后。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公元前221—公元280年的猎头风云。前221年,赢政自称始皇帝,建成统一多民族的庞大帝国。始皇帝猝死,赵高、李斯发动政变,血雨腥风、横征暴敛。大泽乡起义点燃复国烈火。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不如子房、不如萧何、不如韩信”的刘邦,广收人才、屡败屡战。“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的项羽,先胜后败、自刎乌江。前202年,汉朝沿袭秦制,实行帝国统治。信奉道家,长期施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怀柔天下、教化普及,国库充盈、民心向好。汉武帝 “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史称“汉之得人,于此为盛!”。开辟“丝绸之路”,反击匈奴44年。“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成型。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意求颠覆式的变革,号称最彻底的儒家治国。新制颁布,忽东忽西、无以适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赤眉、绿林、铜马起义连发,地方豪强并起。海内分崩,天下大乱。刘秀采纳“元功”邓禹的计策,“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重树汉朝旗帜,承诺休养生息、轻薄赋税。及至统一全国,是为东汉。全面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柔性抑制外戚、简选各种人才,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窦固率兵攻打北匈奴,委派班超、郭恂等人出使西域,先后持续31年,平定西域50多个国家,促进民族融合。汉和帝以降,10多个小皇帝轮流上台。及至曹丕强行禅让,延续400年的汉朝,就此了结。豪强纷起,彼此攻伐。200年,年轻儒雅的孙权,危难之机掌管江东,任用旧臣,统御诸将。广招贤才,聘求名士。江南局势得以稳定。208年,没落宗室的刘备,半生无成、求贤如渴。三顾茅庐,寻访诸葛亮出山,又得庞统。更有“五虎上将”辅佐。计取荆州、征伐蜀地,渐成一方诸侯。曹操击破袁术、平定北方。及至赤壁之战,遂成三国鼎立。209—217年,先后发布3次《求贤令》,大力招揽各类人才,决意东山再起。一时间,谋士如云、良将千员。三国之间,混战不已。228—262年,蜀汉政权举行17次北伐,历时25年。无奈,人口数量不足,民风安逸封闭;蜀道艰难,外来人才稀少;上层裙带关系严重,既得利益关系紧密;察密待严极甚,任用将领屡次失误;内部高端人才极其匮乏;等等。220年,曹魏建立,改革吏治、消夺藩权,广议轻刑、与民休养,次年,下令郡国察举孝廉。重修孔庙,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法,设立春秋谷梁博士。文教持续兴盛,一时无双。263年,钟会、邓艾突袭蜀国。“非中兴之器”的刘禅,不战而降。孙吴政权围绕子嗣继承,宫廷恶斗、势力辗转。280年,晋军挥师南下。江东战将死绝、贤臣殆尽、宗族自保,只得投降。晋朝统一全国。
目录
第一节 始皇初治
一、朝政
二、帝国工程
三、士阶层
第二节 帝国悲歌
一、宫廷政变
二、大泽乡起义
三、秦失其鹿
第三节 楚汉战争
一、项羽
二、刘邦
第二章 西汉
第一节 建国之初
一、集团鼎立
二、南征北战
三、诏举三老
第二节 休养生息
一、萧规曹随
二、吕后临政
第三节 文景之治
一、汉文帝
二、汉景帝
第四节 汉武盛世
一、君临天下
二、一代枭雄
三、夕阳西下
第五节 昭宣中兴
一、修复创伤
二、功成画麟阁
三、官吏久任
四、霸王道杂之
第六节 长安落日
一、汉元帝
二、汉成帝
三、王莽
第三章 新
第一节 改制始末
第二节 禅让穿越
一、始聚复散
二、纯儒乱国
第三节 新末混战
第四章 东汉
第一节 光武中兴
一、帝业速成
二、柔道天下
三、全功臣策
四、简选人才
第二节 明章 之治
一、汉明帝
二、汉章 帝
第三节 永元之隆
一、燕然勒石
二、剿灭窦氏
三、劳谦有终
四、蔡侯纸
第四节 强汉末路
一、帝王:短命不寿
二、士族:命运多舛
三、藩镇:拥兵自重
第五章 三国时期
第一节 曹魏
一、乱世枭雄
二、士族政治
三、魏晋风度
第二节 蜀汉
一、前期
二、中期
三、后期
第三节 孙吴
一、称霸江东
二、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孙吴败亡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