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儒学释蕴

封面

作者:刘大钧 编

页数:627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325444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易学和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有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大道之源”;一个是中华文明的主干,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一直以正统的身份和地位活跃于历代政治文化舞台的中央。
  2005年在山东举行了“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除大陆、台湾、香港之外,还有来自韩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囊括了海内外易学与儒学研究的众多重量级学者。本书即为此次研讨会论文集的儒学卷。包括简帛儒学研究、先秦儒墨思想研究、经学研究、唐代哲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清代儒学研究、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价值研究、儒家哲学与文化综论、中国哲学综论、台湾儒学研究等十个方面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当今国内和国际上儒学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作者简介

刘大钧,1943年1月出生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邹平县。现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易研究》学刊主编、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刘大钧先生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太极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本书特色

2005年在山东举行了“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除大陆、台湾、香港之外,还有来自韩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囊括了海内外易学与儒学研究的众多重量级学者。
本书即为此次研讨会论文集的儒学卷。包括简帛儒学研究、先秦儒墨思想研究、经学研究、唐代哲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清代儒学研究、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价值研究、儒家哲学与文化综论、中国哲学综论、台湾儒学研究等十个方面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当今国内和国际上儒学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目录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辞(代序)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辞
·简帛儒学研究·
 郭店竹简“悬”字与孔子仁学
 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
 试论郭店楚简对儒家“知命”学说的贡献
·先秦儒墨思想研究·
 孔子道德形而上学研究
 从孔子人格教育思想论君子儒与小人儒
 孟轲的“四善”论
 论“可欲之谓善”
 理智与情感之辨——孟子非以禽兽喻杨墨论
 战国前期的儒墨论争——兼议“墨从儒出”
 论儒墨之相通
·经学研究·
 儒家公羊学派与心性派之迥异:人性论概述(摘要)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
 “六经”考
 论《白虎通》与汉代经学之关系
 论焦循的尚书学研究
·唐代哲学研究·
 论理想与现实悖离时欧阳修的因应之道
 李翱复性思想研究
·宋明理学研究·
 论朱熹的老学思想
 “仁”的诠释之转化与延伸——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例
 陆九渊思想与道家、道教
 高攀龙的“理气心性”观 
·清代儒学研究·
 简论清代儒学的再整理
·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价值研究·
 儒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哲学化诠释
 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两难抉择——当代新儒家的理论困境及其出路
 中国哲学的重建:梁燕城、牟宗三与现象学
 牟宗三三系论的两个理论意义
 人文与自然的相须互动——儒家生态哲学的现代诠释
 简论儒家仁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
 从儒家大同思想论全球化的迷思
·儒家哲学与文化综论·
 儒家的整体生命哲学
 儒学的求真求善与科学技术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以儒家文化为中心
 中国南北宗的祭孔典礼与韩、中释奠大祭比较
·中国哲学综论·
 论中国哲学中的“一二三”——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所想到的
·台湾儒学研究·
 1930年台湾儒学、墨学论战之思维与诠释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儒学释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