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景阳
页数:197页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41729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剖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的内涵,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麦肯锡矩阵、主成分分析、TOPSIS分析方法等多学科知识,结合中国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实际特点,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者简介
周景阳,1978年10月,汉族,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毕业于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管理管理工程学院教师。研究领域:建筑经济,可持续建设 。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剖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的内涵,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麦肯锡矩阵、主成分分析、TOPSIS分析方法等多学科知识,结合中国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实际特点,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理论文献综述
2.1 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2.2 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理论综述
2.3 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维度的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3.1 中国现有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3.2 现有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3.3 基于“六化协调”和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城镇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4.1 样本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评价模型
4.3 评价结果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城镇化可持续协调水平评价
5.1 城镇化与“五化”的协调水平评价变量选取
5.2 城镇化与“五化”的协调水平评价模型
5.3 城镇化与“五化”的协调水平实证研究
5.4 “五化”之间的协调水平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6.1 城镇化与“五化”协调发展策略
6.2 “五化”之间协调发展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工作成果
7.2 主要结论
7.3 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理论文献综述
2.1 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2.2 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理论综述
2.3 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维度的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3.1 中国现有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3.2 现有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3.3 基于“六化协调”和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城镇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4.1 样本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评价模型
4.3 评价结果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城镇化可持续协调水平评价
5.1 城镇化与“五化”的协调水平评价变量选取
5.2 城镇化与“五化”的协调水平评价模型
5.3 城镇化与“五化”的协调水平实证研究
5.4 “五化”之间的协调水平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6.1 城镇化与“五化”协调发展策略
6.2 “五化”之间协调发展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工作成果
7.2 主要结论
7.3 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