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青少年的社群成长之路-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

封面

作者:张庆鹏著

页数:30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1156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亲社会行为”反映了青少年自我和社会性发展的积极状态,其中不但蕴含成熟的自我意识、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群体适应能力,而且涉及个体和更为宏大的环境、习俗以及文化规范之间的互动与关系。本书以近十年来的实证研究为依据,系统阐述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与行为发生机制,并基于青少年的现实处境探讨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性议题和促进策略。

作者简介

张庆鹏,男,1982生,山西吕梁人,201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任教,同时在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6年“羊城青年学人”资助对象、第四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文化与社会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与亲社会行为塑造、青少年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区服务。

本书特色

“亲社会行为”反映了青少年自我和社会性发展的积极状态,其中不但蕴含成熟的自我意识、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群体适应能力,而且涉及个体和更为宏大的环境、习俗以及文化规范之间的互动与关系。本书以近十年来的实证研究为依据,系统阐述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与行为发生机制,并基于青少年的现实处境探讨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性议题和促进策略。

目录

绪 论
引 言
  一 重新认识青少年:从“关键当事人群体”到“社区成长群体”
  二 当代青少年的危机与挑战:“无权处境”下的心理社会发展困局
  三 亲社会行为的内部养成和外部干预:教育促进成长的双向整合模式
  四 本书框架

第一篇 弱权处境下的青少年发展现状
第一章 流动性背景中的青少年社会适应
  引言
  一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二 调查概况
  三 调查结果
  四 分析与建议
  五 结论
第二章 青少年手机依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一 “手机依赖”的问题与研究
  二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手机依赖
  三 教养风格、父母关系感知和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关系
  四 结论

第二篇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概览
第三章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行为发生路径
  引言
  一 亲社会行为的类型特征与范畴界定
  二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方式与表征结构
  三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路径
  四 结论与展望
第四章 亲社会行为机制的实证研究
  引言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1:亲社会概念原型启动对亲社会行为意图的影响
  三 研究2:亲社会概念启动对原型可达性的影响
  四 综合讨论

第三篇 社区视角下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第五章 关系感知下的亲社会行为:重要他人观点的作用
  一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二 重要他人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三 预期重要他人观点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意图的影响
  四 结论
第六章 群体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
  一 群体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探讨:组织机制与文化内涵
  二 群体亲社会行为的实证探索:文化心理视角下的助人者类型分析
第七章 亲环境行为的理论体系与干预思路
  引言
  一 亲环境行为的界定与概念结构
  二 亲环境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三 亲环境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
  四 亲环境行为的测量
  五 亲环境行为现状调查——基于社区居民的访谈
  六 亲环境行为的干预

第四篇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社区干预实践
第八章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的整合模式
  引言
  一 亲社会行为的学校干预模式:优势与局限
  二 从“社交友好”到“环境友好”的拓展:亲社会行为干预内容框架的整合
  三 从团体心理辅导到小组社会工作的拓展:亲社会行为干预方法体系的整合
  四 结论
第九章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社区干预实务
  一 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
  二 亲社会行为社区干预过程
  三 干预课程的效果检验
  四 结论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干预课程的反思与修订
  一 亲社会行为干预课程的反思
  二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课程的修订
  三 修订版干预课程的实施及效果验证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青少年的社群成长之路-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