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学礼著
页数:10,203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1118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16年以来高校民族志电影教学, 乡村影像培训, 民族志电影拍摄的实践为基础, 揭示那些潜藏在民族志电影制作过程背后的秘密, 以及民族志电影制作过程的碎片化实质。内容包括: 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实质 ; 拍摄场域的角色和权力关系的解构等。
作者简介
陈学礼,男,1975年3月出生,民族学专业硕士、影视人类学专业硕士、民族学专业博士。就职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民族志电影的摄制、纪录片创作和实践教学,以及影视人类学研究等。
本书特色
一部民族志电影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影片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相互遭遇、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过程。不过,习得民族志电影生产技能和方法的制作者,往往把这些技能和方法当作理所当然的常识,从而忽视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潜藏的“看与被看,表述与被表述”的不平等关系。如何才能缓解或消除二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是本书讨论的主题。
目录
导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用影像叙事的民族志电影
三 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实质
一 作为人工产品的民族志电影
二 民族志电影的两次表述
三 深藏于两次表述中的秘密
四 作为一种习惯的表述行为
第二章 拍摄场域的角色和权力关系的解构
一 由摄像机引发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二 被拍摄者的表演
三 制作者的表演
四 被隐藏的相遇
第三章 民族志电影第二次表述的解构
一 表述对象的缺席
二 失声的被拍摄者
三 被拍摄者的声音从属于制作者的表述
四 谁来承担责任:案例的分析
五 对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反思
第四章 村民-社区影像:另一种叙述的方式
一 在地居民拿起照相机和摄像机
二 看与被看关系的消解
三 所谓“赋权”中的权
四 外来者在村民-社区影像项目中的角色
五 村民之眼:谁的眼?
六 村民-社区影像的独立生长
七 另一种单声道表述
第五章 从真实共构理解民族志电影共构
一 绕不过的点
二 民族志电影的真实共构
三 民族志电影的共构
结 语 文化的“绕道”理解与对话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 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用影像叙事的民族志电影
三 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实质
一 作为人工产品的民族志电影
二 民族志电影的两次表述
三 深藏于两次表述中的秘密
四 作为一种习惯的表述行为
第二章 拍摄场域的角色和权力关系的解构
一 由摄像机引发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二 被拍摄者的表演
三 制作者的表演
四 被隐藏的相遇
第三章 民族志电影第二次表述的解构
一 表述对象的缺席
二 失声的被拍摄者
三 被拍摄者的声音从属于制作者的表述
四 谁来承担责任:案例的分析
五 对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反思
第四章 村民-社区影像:另一种叙述的方式
一 在地居民拿起照相机和摄像机
二 看与被看关系的消解
三 所谓“赋权”中的权
四 外来者在村民-社区影像项目中的角色
五 村民之眼:谁的眼?
六 村民-社区影像的独立生长
七 另一种单声道表述
第五章 从真实共构理解民族志电影共构
一 绕不过的点
二 民族志电影的真实共构
三 民族志电影的共构
结 语 文化的“绕道”理解与对话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