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磊主编
页数:194页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72453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卫生化学实验(第2版 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共分四章,包括39个实验、6类仪器的性能及使用说明和6个附录。其中,基础验证性实验27个、综合性实验8个、设计性实验4个,分别占全部实验内容的70%、20%和10%。部分验证性实验主题内容后面附有主要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要求。本教材基本涵盖了理论教材的全部内容,每类实验方法都包括了可供选择的具体实验内容,各高校和用书单位可根据实验室实际条件进行选择。本教材的编者都是多年从事卫生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撰写的内容都经过了实践验证,汇集了编者们丰富的实际经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卫生化学实验(第2版 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预防医学专业的实验教材、《卫生化学》配套教材,也可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药学专业、临床检验专业和化学等其他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教材,还可作为各级卫生相关部门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一、卫生化学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
二、卫生化学实验常用基本操作
三、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
四、实验室管理基本知识
五、卫生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与处理
六、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
第二章 验证性实验
第一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实验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检定
实验二 邻菲哆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四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
第二节 分子荧光分析法
实验五 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检定
实验六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含量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实验七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检定
实验八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实验九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发/血清中锌含量“
实验十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酒中铅含量
第四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
实验十一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
实验十二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砷和汞
附2-1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使用与维护
第五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实验十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水/发中多种元素
附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性能、使用与维护
第六节 电化学分析法
实验十四 pH玻璃电极性能检查及溶液pH测定
实验十五 电导法测定水的纯度
实验十六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的微量氟离子
实验十七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痕量铅和镉
第七节 气相色谱法
实验十八 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
实验十九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乙醇含量
实验二十 化妆品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一 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苯系物
附2-3 气相色谱仪的性能、使用与维护
第八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二十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
实验二十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山梨酸、苯甲酸和糖精钠
附2-4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使用与维护
第九节 离子色谱法
实验二十四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常见的阴/阳离子
附2-5 离子色谱仪的性能、使用与维护
第十节 质谱法及联用技术
实验二十五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金属元素
实验二十六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有机磷农药
实验二十七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
附2-6 质谱仪及联用设备的性能、使用与维护
第三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十八 食品中铅的测定与评价
实验二十九 饮料中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检测与评价
实验三十 生活饮用水挥发酚和重金属的检测与评价
实验三十一 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与评价
实验三十二 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与评价
实验三十三 食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测定与评价
实验三十四 环境中二硫化碳的检测与评价
实验三十五 食品中汞化学形态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设计性实验
实验三十六 化妆品中限用或禁用物质检验方法设计与评价
实验三十七 茶叶中微量元素/多酚类化合物溶出特性测定
实验三十八 饮用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三十九 多环芳烃暴露的生物标志物检测与评价
附录
附录一 常用溶液的配制
附录二 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附录三 标准电极电位(25℃)
附录四 难溶化合物溶度积常数(25℃)
附录五 不同纯度水的电阻率(25℃)
附录六 常用化合物相对分子量表
推荐阅读
节选
《卫生化学实验(第2版 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 为了能得到准确的称量结果,称量通常在专用天平室中进行。实验室用于称量的分析天平有:阻尼天平、电光天平、单盘电光天平及电子天平,最常用的是电光天平和电子天平。使用前必须了解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和称量方法。 1.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分析天平的使用应遵守“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具体内容如下:①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水平,框罩内外是否清洁;②天平的前门仅在检修时使用,不得随意打开;③开关天平两边侧门时,动作要轻缓(不发出碰击声响);④称量物的温度必须与天平温度相同,有腐蚀性或者吸湿的物质必须放在密闭容器中称量;⑤不得超载称量;⑥读数时必须关好侧门;⑦如发现天平工作不正常,及时报告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要自行处理;⑧称量完毕,天平复位后,应清洁框罩内外,盖上天平罩,并做使用记录,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切断天平电源。 2.称量的一般程序 (1)电光天平的称量程序:①取下防尘罩,叠平后放在天平箱上面或右后方实验台面上。②检查天平是否正常:是否水平;称盘是否洁净;圈码指数盘是否在“000”位;圈码有无脱位;吊耳是否错位等。③调节天平的零点:关闭所有的天平门,接通电源,轻轻打开升降旋钮,当标尺稳定后,看屏幕中央的刻线与标尺上的“0”刻线是否重合。如果不重合,可拨动调屏拉杆,移动屏幕的位置,使屏中刻线恰好与标尺中的“0”线重合,即调定零点。如果屏幕移到尽头仍调不到零点,则需关闭天平,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调节螺丝(这一操作由教师进行),再打开天平察看,直到调定零点,然后关闭天平,准备称量。④称量:从干燥器中取出欲称物体,先在架盘药物天平或精度较低的电子天平上粗称,然后放到天平左盘中心,关好天平门,根据粗称的数据在天平右盘上加砝码至克位。半开天平,观察标尺移动方向或指针的倾斜方向,调整圈码使天平达到平衡。调整圈码应遵循“由大到小、中间截取、依次试验”的原则。砝码未完全调定时不可完全开启天平,以免横梁过度倾斜,造成错位或吊耳脱落。⑤读数与记录:砝码调定后,关闭天平门,全开天平,待标尺停稳后即可读数,被称物的重量等于砝码总量加标尺读数(均以g计),将所读数据立即用钢笔或圆珠笔记录在原始数据记录本上,不能用铅笔书写,也不能记录在碎纸片或手上。⑥复原:称量、记录完毕,随即关闭天平,取出被称物,将砝码夹回盒内,圈码指数盘退回到“000”位,关闭两侧门,关闭电源,砝码放回盒内,罩好天平。 (2)电子天平的称量程序:电子天平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天平,其特点是操作者通过触摸按键可自动调零、自动校准、扣除皮重、数字显示等,同时其质量轻,体积小,操作十分简便,称量速度也很快。称量的基本程序为:①检查水平:如不水平,调整地脚螺旋高度,使水平仪内空气泡位于圆环中央,达到水平状态。②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③按一下开/关键,显示屏很快显示“0.0000g”。④校准:按校正键,天平将显示所需校正砝码质量(如100g),放上100g标准砝码,直至显示100.0g,校正完毕,取下标准砝码。⑤零点显示(0.0000g)稳定后即可进行称量。⑥称量:根据需要可以使用除皮键,即可消去不必记录的数值(如承载瓶的质量等)。根据实验要求,选用一定的称量方法进行称量。⑦关机:称量完毕,记下数据后将重物取出,天平自动回零。如在短时间内使用,应将开/关键关至待机状态(不可切断电源),使天平保持保温状态,可延长天平的使用寿命。长时间不用时应拔下电源插头,盖好防尘罩。 3.称量方法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递减称量法和增量法。 (1)直接称量法:对某些在空气中没有吸湿性、化学性质稳定的试样或试剂,可以采用直接称量法。用药匙或镊子取经干燥好的试样,放在已知质量的洁净而干燥的表面皿或硫酸纸上,一次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然后将试样全部转移到接受容器中。 (2)递减称量法:称取的试样量是由两次称量之差求得的。取适量待称样品置于一洁净干燥的容器(称固体粉状样品用称量瓶,称液体样品可用小滴瓶)中,在天平上准确称量后,转移出欲称量的样品置于实验器皿中,再次准确称量,两次称量读数之差,即所称取样品的质量。这种称量方法适用于一般的颗粒状、粉状及液态样品。由于称量瓶和滴瓶都有磨口瓶塞,适合较易吸湿、氧化、挥发试样的称量。操作方法如下:用1cm宽的纸条套住瓶身中部(如图1.6所示),左手捏紧纸条尾部将称量瓶放到天平左盘的正中位置,准确称量并记录读数。取出称量瓶,在盛接样品的容器上方打开瓶盖并用瓶盖的下面轻敲瓶口的上沿或右上边沿(如图1.7所示),使样品缓缓流入容器。估计倾出的样品接近需要量时,再边敲瓶口边将瓶身扶正,盖好瓶盖后方可离开容器的上方,再准确称量。如果一次倾出的样品量不到所需量,可再次倾倒样品,直到移出的样品量满足要求为止。平行称取多份试样时,连续称量即可。 ……












![大学化学实验丛书:基础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Ⅲ]-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8/20180929/1/B785873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