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语饮食词汇研究

封面

作者:楚艳芳著

页数:32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61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汉语饮食词汇”就是用汉语记录的与饮食相关的词语的总汇。本书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饮食词汇进行分析,挖掘了一批汉语饮食词语的来源、结构、意义、成因及特点等,并探索、归纳了一些关于汉语词汇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相信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汉语词汇学以及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楚艳芳,女,1982年12月生,河北阳原人。201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9月—2012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2014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后出站。2014年至今,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学。

本书特色

汉语饮食词汇主要有饮食方式类、饮食器具类、烹饪方式类、饮食感觉类、饮食味道类、饮食名称类词语等构成。楚艳芳著的这本《汉语饮食词汇研究》即以汉语饮食词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来源、结构、意义、发展演变等进行探讨,进而对这一类词语的整体面貌及特点作出概括,并试图提取相关的研究方法与语言学理论,以期对汉语史(尤其是汉语词汇史)以及文化学(尤其是中国饮食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汉语饮食词汇的研究现状(1)
第二节 文献记载与汉语饮食词汇(10)
第二章 汉语饮食词汇的概貌(26)
第一节 饮食方式与汉语词汇(26)
第二节 饮食器具与汉语词汇(36)
第三节 烹饪方式与汉语词汇(51)
第四节 饮食感觉与汉语词汇(61)
第五节 饮食味道与汉语词汇(74)
第六节 饮食名称与汉语词汇(90)
第三章 汉语饮食词语的意义探析(93)
第一节 单音节饮食词语——以“锅”为例(93)
第二节 双音节饮食词语——以“味道”为例(103)
第三节 饮食词族——以“炒”族词语为例(117)
第四章 汉语饮食词语的词义繁衍(144)
第一节 “食”系词语的繁衍(144)
第二节 饮食器具类词语的繁衍(146)
第三节 饮食感觉类词语的繁衍(157)
第五章 汉语饮食词语的结构分析(170)
第一节 “形+名”构成的偏正式饮食名词(171)
第二节 “名+名”构成的偏正式饮食名词(182)
第三节 “名+缀”构成的附加式饮食名词(193)
第四节 由借喻、借代构成的饮食名词(197)
第五节 小结(202)
第六章 汉语饮食词汇的特点(204)
第一节 历史悠久(204)
第二节 数量大、分布范围广(215)
第三节 隐喻、转喻用法繁多(217)
第七章 汉语饮食词汇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延伸(224)
第一节 当今学术背景述评(224)
第二节 词的核心义对词义发展以及词语繁衍具有制约性(225)
第三节 词语的意义是历时积淀的共时呈现(238)
第四节 语素研究对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43)
第五节 明确词语结构是准确理解词义的津梁(262)
第六节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不容忽视(271)
结语(278)
主要征引文献(282)
主要参考文献(292)
后记(323)

节选

  《汉语饮食词汇研究》:  颜晓英、黄信、刘成萍:《图式理论观照下的跨文化交际:以藏英饮食文化为例》,《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杨春华:《(说文解字·食部)部首“食”字研究》,《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杨春生:《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比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12期。  杨红梅:《“吃+N”动宾结构的英汉对比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第5期。  杨丽忠、段莉:《对汉语“吃+宾语”的认识》,《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杨铭铎:《饮食美的形态之五:色美》,《餐饮世界》2008年第1期。  杨琴:《英汉“吃”类动词的对比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杨义容:《从武汉方言中的饮食词汇看武汉文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杨一姝:《汉语“吃”多义网络的认知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语饮食词汇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