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关秀娇
页数:33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1473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包括服饰名物词、服色词、服饰材料词。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以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的方法,借鉴义素分析理论和认知转喻理论,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并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共时分类描写,利用“词项属性分析表”对每个类别下的词项进行属性分析,以探求词项的语义差别、词义来源及演变情况。下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历时演变研究,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演变的特点及演变动因,探究上古汉语服饰词词义引申的路径、类型、特征与动因。
作者简介
关秀娇,锡伯族,吉林洮南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涉猎较广,主要有汉语词汇与训诂、语言文字规范。曾于2006年、2011年两度被评为吉林师范大学教学标兵在CSSCI来源刊、北大核心期刊等各类刊物上发表教研与科研论文近20篇,获得四平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所发表的论文获得了较高的引用比。主持完成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1项、四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地厅级项目多项。参与编写《教师语言》等教材2部,编写部分超过10万字。
本书特色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包括服饰名物词、服色词、服饰材料词。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以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的方法,借鉴义素分析理论和认知转喻理论,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并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共时分类描写,利用“词项属性分析表”对每个类别下的词项进行属性分析,以探求词项的语义差别、词义来源及演变情况。下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历时演变研究,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演变的特点及演变动因,探究上古汉语服饰词词义引申的路径、类型、特征与动因。
目录
上编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共时分类描写
第一章 首服名物词第一节 冠类名物词第二节 巾类名物词第三节 帽类名物词第四节 首服配件名物词
第二章 体服名物词第一节 衣裳类名物词第二节 带类名物词第三节 服冕类名物词第四节 体服部件名物词
第三章 足服名物词第一节 足服名物词第二节 足服部件名物词
第四章 服色词第一节 黑类词第二节 白类词第三节 赤类词第四节 黄类词第五节 青类词第六节 其他服色词
第五章 服饰材料词第一节 布类词第二节 帛类词第三节 绵絮类词第四节 皮革类词第五节 丝麻类词第六节 线缕类词第七节 织物泛称词
下编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历时演变研究
第六章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的演变第一节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的聚合与演变第二节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演变动因
第七章 上古汉语服饰词词义引申现象分析第一节 服饰名物词词义引申现象分析第二节 服色词词义引申现象分析第三节 服饰材料词词义引申现象分析第四节 上古汉语服饰词词义引申特征
第八章 上古汉语服饰词词义转喻分析第一节 转喻与词义引申第二节 上古汉语服饰词词义转喻引申第三节 转喻引申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