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会龙
页数:21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27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家再度崛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继续明确民族政策的国家主义取向、问题研究的现实主义取向、国族建设的求同主义取向和研究方法的综合主义取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中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不断推进民族理论发展,在吸收西方民族理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内涵,科学设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继续中国化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以更加科学的民族理论指导更加复杂的民族实践。
作者简介
张会龙,1979年11月生,河北安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3部,在《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思想战线》等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入选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获得第十八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1)
二 研究现状及评析(4)
三 研究思路及框架(10)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民族理论(1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的结构与内容(21)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的逻辑与特点(3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苏联化成果(46)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阐释(46)
第二节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6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7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成果(79)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成果(100)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
进展(138)
第四章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续中国化(153)
第一节 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新挑战(153)
第二节 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研究领域的争论性观点(166)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未来发展(179)
结 论(203)
参考文献(207)
后 记(216)
节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 邓小平强调的“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三层基本内涵,其一,不是形式上、表面上的民族区域自治,而是实质上、可操作的民族区域自治,即通过国家基本法确定和保障的民族自治机关享有充分自治权的民族区域自治;其二,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民族区域自治是否真正实行的主要评判标准,实实在在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言“实行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其三,民族自治地方干部的民族化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强调培养一支数量合适、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5提出了共同富裕理论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并把它们作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总方针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