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基于交互行为特征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研究

封面

作者:李旭军著

页数:176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6525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交网络上的交互行为是信息得以有效传播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究交互行为特征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是摆在广大网络科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书作为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内容上集中分析交互行为的时间分布、关系强度以及参与交互行为的节点重要性等特征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全书共九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章)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相关的数学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5-6章)从交互行为的时间分布特征出发,研究其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第三部分(第7章)从交互行为的关系强度出发,研究其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第四部分(第8章)从参与交互的节点重要性出发,研究其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第五部分(第9章)是本书的总结与研究展望,指出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方向和重点。建议读者在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后,可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取后续的对应章节阅读。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高年级学生教材,也可供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学习感兴趣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李旭军,男,1976年9月出生,安徽巢湖人。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本科)和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博士)。现任常州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副教授。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3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商务智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本书特色

社交网络上的交互行为是信息得以有效传播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究交互行为特征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是摆在广大网络科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书作为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内容上集中分析交互行为的时间分布、关系强度以及参与交互行为的节点重要性等特征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全书共九章,共分为五个部分:最部分(第1-4章)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相关的数学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5-6章)从交互行为的时间分布特征出发,研究其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第三部分(第7章)从交互行为的关系强度出发,研究其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第四部分(第8章)从参与交互的节点重要性出发,研究其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第五部分(第9章)是本书的总结与研究展望,指出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方向和重点。建议读者在仔细阅读最部分后,可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取后续的对应章节阅读。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高年级学生教材,也可供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学习感兴趣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交互行为影响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背景分析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交互行为影响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意义
1.3 本书的组织安排

2 随机过程基础知识
2.1 齐次泊松过程理论
2.1.1 齐次泊松过程定义
2.1.2 齐次泊松过程下的时间间隔与等待时间的分布
2.1.3 齐次泊松过程下到达时间的条件分布
2.2 非齐次泊松过程理论
2.2.1 非齐次泊松过程下事件到达的概率分布
2.2.2 非齐次泊松过程下事件到达时间的条件概率分布

3 社交网络上的交互行为特征
3.1 交互行为的时间分布
3.1.1 具有截止期限的排队模型
3.1.2 兴趣驱动的人类在线活动时间规律模型
3.1.3 具有服务时间的行为动力学模型
3.2 交互行为的关系强度
3.2.1 局部属性下的交互行为关系强度
3.2.2 路径属性下的交互行为关系强度
3.2.3 随机游走属性下的交互行为关系强度
3.3 参与交互行为的节点重要性
3.3.1 基于局部属性的节点重要性
3.3.2 基于全局属性的节点重要性
3.3.3 基于随机游走的节点重要性

4 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理论
4.1 基于均匀网络结构的传染病传播
4.2 基于小世界网络结构的信息传播
4.2.1 小世界网络模型
4.2.2 小世界网络结构下的信息传播
4.3 基于无尺度网络结构的信息传播
4.3.1 无尺度网络模型
4.3.2 无尺度网络结构下的信息传播

5 对流扩散理论下的交互行为时间分布
5.1 研究背景
5.2 对流扩散理论模型
5.2.1 基于优先权决策的排队模型
……

6 交互行为的时间分布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
7 交互行为的关系强度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
8 参与交互的节点重要性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
9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基于交互行为特征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