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法家法律文化通论

封面

作者:武树臣著

页数:71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01500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作对于法家法律文化梳理细致周全,可见,作者对本题目,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与学养滋润,大作对于法家的评价,一点不偏颇,左中右全有,某种程度上,对历来学术界法家思想评价不公现象有纠偏作用,对儒家法律传统一贯说,有积极正面的回复,将这一长期误导性结论搬离邪路回归正途。从而,确立中国法律传统文化遗产不是即儒非法,而是儒法合流,大作是正本清源之作,这种著作在时下风气下简直太少了!可以说,大作是难得的著作。我连续策划几书,就想说明法家思想的意义、法家思想汇通之中的中国传统法文化尤其在今天的意义何在,只有这部大作充分体现出来了。大作可以说是一部扛鼎之作!

作者简介

武树臣,1949年10月出生,北京市人。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法律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北京市法学会工作。2010年11月被山东大学聘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会长。代表作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儒家法律传统》、《中国法律样式》、《判例制度研究》、《寻找独角兽——古文字与中国古代法文化》、《长歌行(法律人生)》。

本书特色

《法家法律文化通论》以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为核心,论述了法家的缘起、师承关系、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就法家法律文化的历史渊源、法治思潮的产生和演进、成文法的形成和历史地位、法家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战国秦朝的法制建设、秦律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儒家法家法律传统的对立与融合、古代法的儒家化和法家化、法家法律文化对后世法制的影响、法家法律文化与历史文献、法家法律文化的历史遗产和地位等,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对法家法律文化与当今法制建设,德治、法治与中华法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录

开篇 从古代的“法”字说起
上篇
第一章 法家概述(Ⅰ):法家的文化渊源
第二章 法家概述(Ⅱ):法家的师承脉络
第三章 法家概述(Ⅲ):法家的法治思想
第四章 法家法律文化溯源(I):中国法的原始基因
第五章 法家法律文化溯源(Ⅱ):圣贤人物及其事功
第六章 法家法律文化溯源(Ⅲ):传世文献中的法律文化成果
第七章 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与百家争鸣
第八章 地域文化与先秦法律传统的主旋律

中篇
第九章 “法治”思潮的酝酿、兴起和归宿
第十章 法家的群体形象
第十一章 判例法的式微与成文法的酝酿
第十二章 名辩思潮与“成文法”的问世
第十三章 法家法律思想概述(Ⅰ):法家的法理学
第十四章 法家法律思想概述(Ⅱ):法家的法势术
第十五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概述(Ⅲ):法家的法治实施蓝图
第十六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法律实践(Ⅰ):秦律的诞生及其历史地位
第十七章 法家文化与法律实践(Ⅱ):秦墓竹简与秦律
第十八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法律实践(Ⅲ):法律艺术与法律教育

下篇
第十九章 荀子对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第二十章 董仲舒对荀子学术的继承与实践
第二十一章 儒家法家法律文化从对立走向融合
第二十二章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法家化
第二十三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历代法制(Ⅰ)
第二十四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历代法制(Ⅱ)
第二十五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历代法制(Ⅲ)
第二十六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古代法律文献
第二十七章 法家法律文化的遗产及历史地位
余论 “德治”、“法治”与中华法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法家法律文化通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