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曙光编著
页数:245页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580250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所谓微情绪,是指情绪以微妙的形式,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行为等展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我们看到别人有了某种生理反应后,我们就能判断其内心真实的想法。然而,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喜怒不形于色,很善于伪装自己的情绪。这让我们无法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难道他们真的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然不是。 《微情绪心理学》从多个层面对微情绪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朋友快速掌握微情绪的相关读心策略。全书有贴近生活的案例,有鞭辟入里的分析说理,还有实用性超强的建议,确保大家快速学会微情绪在生活中的应用法则,从而轻松驾驭人心。
作者简介
赵曙光,图书撰稿人,书画评论人,曾在文化出版、艺术传媒领域工作多年。主要作品有《羚羊为什么奔跑》、《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鱼眼看职场》、《享受简单和谐的人生》、《职场江湖》、《非常口才》、《武林外传之职场生存》等。
本书特色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克制自己,屡屡吞下冲动的苦果? 为什么你那么容易被人激怒,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你时时刻刻处于焦虑之中,觉得处处不如人意、人人与你为敌? 这是因为你不了解情绪心理学,读不懂他人行为背后的玄机,也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 掌握情绪读心策略,秒变高情商人士,轻松驾驭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不再被情绪失控所害! 《微情绪心理学》能够帮助你—— 破译情绪密码,了解高情商人士的心理策略; 撕开消极情绪的面纱,不再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破解他人行为背后的玄机,洞悉他人的内心; 审视自身行为,随时随地提高情绪自控力。 从此,坏情绪不再失控,社交局势尽在掌控。 内附6张情绪识别卡,帮你瞬间洞察他人内心动向,随时把握社交主动权。
目录
1.你为什么会生气?揭开情绪的神秘面纱/2
2.谁在主宰情绪?认识操纵情绪的心理能量/5
3.认识你自己:你的情绪属于哪种类型?/9
4.每个人都有无限潜能,只需激发积极情绪/16
5.坏脾气源于错误的情绪思考和表达方式/19
6.情绪和情商之间,只差一个情绪梳理法/23
7.观察自我微行为,预防情绪失控的心理策略/26
二、身随心动:破译情绪密码的微心理策略
1.哭泣时咧着嘴,未必是真正悲伤/30
2.视线游离不定:内心十分恐惧/32
3.拖着步子走路的人,悲伤不已/34
4.轻蔑与不屑,眼睛会轻易表现出来/36
5.用手转笔,内心正紧张不安/38
6.用手揉眼睛,未必是眼里进了沙子/40
7.嘴巴不说却能展示出各种情绪/42
三、撕开消极情绪的面纱,别被坏情绪左右
1.愤怒:让你失去理智的第一把心火/46
2.焦虑:远虑和近忧夹击,让你惶恐不安/50
3.抱怨:和自己过不去,也和别人过不去/53
4.纠结:选择机会很多,你却全都错过了/57
5.抑郁:整个世界在你心里都是灰色的/60
6.恐惧:对特定事物感到莫名的害怕/63
7.猜疑:既伤害了对方,又保护不了自己/67
8.妒忌:自卑与自私的另一种模样/71
四、生气不如争气:安抚愤怒公牛的心理策略
1.怒气冲天不仅伤心,还容易伤身/76
2.任何人都不可能莫名其妙地生气/80
3.遭遇恶意的挑衅,一旦愤怒就上当了/83
4.生别人的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86
5.延迟10秒发怒,先想想有没有其他选项/89
6.用幽默感轻松拆除即将爆炸的“地雷”/92
五、提升情绪自控力,为情绪垃圾找个出口
1.少一些好坏标准,包容生活的不完美/96
2.适当独处整理情绪,接纳自己的不完美/100
3.放下傲慢与偏见,别跟全世界较劲/103
4.掌握生活节奏,抛弃本不属于自己的压力/107
5.告别浮躁,做个务实的梦想者/111
6.学会遗忘:宁静的内心才能感受幸福/114
7.适当做呼吸训练,转移内心的不安/117
8.警惕身边的情绪污染,远离情绪染缸/120
六、别被焦虑吞噬内心:淡定的人生最幸福
1.别小看焦虑的危害:雪球会越滚越大/124
2.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接纳真实的自己/127
3.给完美主义的你:完成比完美更重要/130
4.因为目标太多焦虑?多些行动,少些思虑/133
5.因生活成本太高而焦虑?给自己一颗平常心/136
6.你有强迫性焦虑?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140
七、走进不抱怨的世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你所抱怨的,其实没有那么糟糕/144
2.成功的人不抱怨,抱怨的人难成功/147
3.接受既定事实,别和自己的曾经过不去/150
4.与其发牢骚,不如提升自己/153
5.抱怨不公平,是因为努力得还不够/157
6.现实难以改变,但现状可以一点点改变/159
八、当悲伤逆流成河,要划好心理博弈这支桨
1.小心!你的悲观情绪远比坏事本身更糟糕/164
2.适当直接宣泄悲伤,别让坏情绪逆流成河/168
3.学会变通:在这里失去,可以在别处收获/171
4.舍得哲学:人生可以放下,但不能放弃/174
5.培养快乐的小习惯,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177
6.改变注意力的分配,给坏情绪找一个出口/180
7.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从悲伤中看到重生/183
九、驱散抑郁阴霾,实现心灵越狱的心理策略
1.没有不低迷的人生,但不能总是抑郁/188
2.负面认知大爆发,抑郁情绪便蜂拥而至/191
3.抑郁症是一种普通的疾病,请放下偏见/194
4.当一个人抑郁的时候,不要对他这样说/197
5.积极社交,走出抑郁的阴霾之地/200
6.抛却患得患失的心态,让自己轻松起来/203
十、拒绝享受孤独,生活不能一个人战斗
1.两个人的孤单比一个人还可怕/208
2.妒忌让你失去所有的朋友/210
3.砍手指也挡不住网购?可能是心理空虚/212
4.与人对视就脸红?过分害怕让你总低着头/216
5.沉迷于网络?小心身心对网络的双重依赖/220
6.人生短暂别再宅,且行且珍惜你的光阴/224
7.打开紧闭的心扉,假装快乐就会真的快乐/228
十一、失意不失志:让你笑对挫折的心理策略
1.相信自己:你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坚强/232
2.敢于承受生命之重,勇于承受生命之轻/234
3.从炼狱到重生:学会感谢挫折/237
4.突破两难选择困境,身心归一/240
5.勇于竞争,成为更好的自己/243
节选
你为什么会生气?揭开情绪的神秘面纱 案例回放 老刘的妻子非常爱干净,每天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不仅强迫老刘改掉了不讲卫生的毛病,还给老刘制定了很多卫生条例。 这天,妻子打电话给老刘,说家里进了小偷,让他赶紧回家。老刘跑回家一看,还好,除了抽屉里的几十元零钱被小偷偷去了,其他的东西一件不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老刘回头看妻子,见她正坐在沙发上生闷气,便劝道:“你别生气了,不过才丢了几十元钱,损失也不大。”妻子摇摇头,说:“我不是为这事生气。” 老刘拍了一下头,说:“我知道了,你肯定是为小偷进家里把家里弄脏了生气。你放心,我这就来收拾房间,你千万别气坏了身体……” 没等老刘说完,妻子就白了他一眼,说:“我根本就不是为这个生气。” 老刘实在想不出原因,无奈地问:“那你到底为什么生气啊?” 妻子用手指一下茶几,说:“你自己看吧。” 老刘往茶几上一看,发现了半个包子,是小偷没吃完扔下的。老刘不由得笑了,说:“这么半个包子,值几个钱?看你气成这个样子。” 妻子更生气了,指着包子说:“你可真够笨的,还不知道我为什么生气。你看这个包子都馊了,怎么还能吃呢?那小偷怎么就一点卫生都不讲呢?” 心理解析 人是有情绪的,难免会生气。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特别容易生气,遇到稍不如意的事情便心生不快,一言不合就勃然大怒。他们的心里好像装着炸药,一点就着,一碰就炸。就像案例中的妻子,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生气,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如果你不幸就是这样的人,那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你会生气呢? 虽然使人生气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结下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事情没有按你预期的发展,让你从希望走向失望; (2)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你的自尊被挫伤,你的尊严被冒犯; (3)你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 再看看这些原因,其实你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让你失望、让你受伤,这才是一切负面情绪的源头。当然,负面情绪不仅仅指生气,它还包括愤怒、焦虑、憎恨、妒忌、悲伤、痛苦等情绪。 在《控制愤怒》一书中,心理学家Albert Ellis 提出了一个“ABC 理论”:诱发事件或逆境A(the Activating Experience or Adversity)发生后,由于你所持有的非理性信念B(Beliefs),导致你产生了某种情绪或行为结果C(theEmotional or Behavioral Consequence)。 非理性信念(B)才是导致愤怒情绪(C)产生的原因,而不是诱发事件(A)本身。所以,如果你总是把事情本身的过错当成诱导你生气的原因,那你永远无法洞察生气这种负面情绪的真相。因为不管你在生气之后因为冲动和不理智做了多么愚蠢的事情,不管你对自己的行为多么痛彻心扉,多么深刻反省,等到下次你再遇到一件让你失望、受伤的事情时,你还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生气。 Albert Ellis 指出,如果我们持有的非理性信念是针对自己的,那么我们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如果我们持有的非理性信念是针对别人的,那么我们就会产生愤怒情绪。如果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所持有的非理性信念的存在,并通过努力用理性的信念将其替代,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破坏性的负面情绪转换成正面的健康情绪。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用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呢? (1)认同自己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语将其表达出来 当你感到自己呼吸加速、心跳加快时,你应该认识到自己正在生气。这个时候你应该尽快地认同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否定它、隐藏它。承认自己在生气,承认自己被激怒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绝对不是性格上的缺陷,因为只要是人就难免会生气。 有些人在生气时刻意去压抑内心的负面情绪,然后把负面情绪带回家,迁怒身边最亲近的人,这是极不理智的。要知道,喜怒不形于色并不能说明你有多深的城府,“皮笑肉不笑”只会给人带来距离感。 明智的做法是,将自己当前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而不是用行动去表达,比如拍桌子、瞪眼睛、砸东西、怒吼等。你可以对别人说: “我认为你这样说我很不客观,这让我很受伤,我生气了!” “很抱歉,我现在非常生气,我需要静一静,请不要打扰我。” 通过冷静的表达把你的情绪传递给别人,让对方意识到他的言行已经伤害到你了,同时也是在提醒你自己正处于愤怒的情绪下。这样既能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控制,也让对方知道该怎么对你,或退缩,或妥协,或暂时离开,这样对双方都好。 (2)调整呼吸的频率和深浅,促使怒气尽快消散 当你生气时,你可以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自嘲等方式促使怒气尽快消失。 ①多做几次深呼吸,让大脑得到更多的氧气供应,尽快让自己的理智系统重新工作起来。这方法十分有效。 ②想一些让你快乐的事情,回忆孩子的笑脸或某些搞笑的时刻,或者去运动,去游戏,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开。 ③当你因尴尬而生气,或因与人发生矛盾而生气时,不妨自嘲一下自己,就像爱地巴那样:“我的房子那么小,土地那么少,我哪有时间跟别人生气?”当然,你可以用更幽默的语言表达自嘲,以便制造笑料,让自己和别人笑出来。只要大家笑出来了,矛盾和不快自然就会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