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熊春泉,聂佳龙著
页数:237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0766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法治是人民普遍遵守法律而呈现的一种社会状态,于是法治中国的实现就是要让制定的法律得到人民的普遍遵守。于是,我国立法应由国家垄断转向法律的供给“市场化”。法律的供给“市场化”要求国家能够根据具体社会情势变化设定预算线或生产适度价格的法律产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利用大数据。大数据为法治中国的实现带来了机遇,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掌握人们的守法信息,并以此为据制定法律。所制定的法律由于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从而必然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利用大数据掌握人民的守法信息是关键,需要架构“立法大数据系统”。该系统必须解决大数据存储、处理与查询的需求,还需要解决可以整合所需要的数据资源从而形成大数据共享的问题,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立法者对数据资源需求的特点具备存储、处理、查询TB级别以上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文件的能力,从而具有数据流综合管理、监控告警、报表形式展现数据、无线看数据等功能。
作者简介
熊春泉 男,江西省星子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政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地方立法机构顾问。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在《求索》《江西社会科学》《企业经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DANG最当前研究旨趣为法学理论、侵行为法和法律经济学。
目录
导言:大数据与法治的联姻
第一章 反思中国的立法
引 言
第一节 中国立法概览(1949年~2017年)
第二节 中国法治建设的困惑:“制定了大量法律
却无法形成相应秩序”
第二章 守法范式的言说
引 言
第一节 守法的重新认识
第二节 守法范式的叙事与隐喻
第三章 服从守法规律的善治
引 言
第一节 协商:调和国家与社会确定的法律价格之间张力的方式
第二节 服从守法规律的善治:最好的社会治理方式
第三节 善治的实现:法律供给“市场化”
第四章 大数据助力法律供给“市场化”
引 言
第一节 大数据的描述
第二节 大数据助力国家设定预算线
第三节 大数据助力生产价格适度的法律产品
第五章 构建“立法大数据系统”以促进法治中国的实现
引 言
第一节 大数据是实现法治中国的机遇
第二节 “立法大数据系统”实现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立法大数据系统”作用实现须注意的问题
结语:想象另一种可能
附 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
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反思中国的立法
引 言
第一节 中国立法概览(1949年~2017年)
第二节 中国法治建设的困惑:“制定了大量法律
却无法形成相应秩序”
第二章 守法范式的言说
引 言
第一节 守法的重新认识
第二节 守法范式的叙事与隐喻
第三章 服从守法规律的善治
引 言
第一节 协商:调和国家与社会确定的法律价格之间张力的方式
第二节 服从守法规律的善治:最好的社会治理方式
第三节 善治的实现:法律供给“市场化”
第四章 大数据助力法律供给“市场化”
引 言
第一节 大数据的描述
第二节 大数据助力国家设定预算线
第三节 大数据助力生产价格适度的法律产品
第五章 构建“立法大数据系统”以促进法治中国的实现
引 言
第一节 大数据是实现法治中国的机遇
第二节 “立法大数据系统”实现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立法大数据系统”作用实现须注意的问题
结语:想象另一种可能
附 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
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