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应用统计学(第三版)

封面

作者:编者:卢冶飞//孙忠宝

页数:38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24744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们对本书的前两版得到认可与积极的反映表示感谢。我对在首版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作了梳理,并进一步思考了许多细节问题。第二版在保留了首版的叙述风格与可读性的基础上,内容更加系统、紧凑与充实。比如,相关章节中演绎统计方法的例题的演算与第11 章的运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的例子作了更好的呼应,既简化了统计方法的演绎过程,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运用Excel 统计软件进行快捷的数据处理;我们继续思考与吸收第二版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宝贵意见,努力使这次新版的内容更加完善。挂清华教研网上的案例库进一步地充实与完善,更好地支持开展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开放教学。概括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最,本书将统计理论与方法置于社会经济背景下展开讨论,使统计学的应用性得以自然呈现。这有利于学生更切实地理解统计理论与方法,使其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自然地吸收具体领域的知识,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死记硬背,拓展教学空间。比如,在第1 章中,统计指标体系的阐述,安排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概念框架为例,使读者简约地了解工业企业统计的全貌,使统计指标体系概念具体化。且借机补充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第二,每章都以经典案例的形式开头,多数举例有的放矢,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融入来自实践的案例中,同时强调如何运用Excel 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到统计学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而且有利于他们理解统计理论,举重若轻地构建统计学的知识体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统计分组,通过“2010 年90 家中国A 股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年薪”的举例,演绎出两种分组结果,分析其作用与优缺点,总结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恰当取舍,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归纳统计分组的知识体系;运用Excel进行分组数据处理,使枯燥、烦琐的数据处理变得生动有趣又便捷,以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其数据处理的能力。第三,运用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由于统计学有些概念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本书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构建概念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领会统计思想。第四,每章内容都作了本章小结。由于本书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把握重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们对每章内容都进行了小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五,配套的案例与上机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每章练习不仅设计了帮助读者理解、掌握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思考题、选择题与计算分析题,还安排了便于在教学中实践统计学应用的案例分析题。这些练习提高了读者运用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选的配套案例题与挂清华教研网上的从易到难的三级案例库,能支持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尤其是精选的学生统计调查研究竞赛获奖作品与作者科研成果提炼的案例,极具现实感,能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经济与生活,引发思考、调研现实问题。此外,在局部内容上存在亮点。比如,在数据获取上,系统地阐述了获取原始数据的科学方法与次级数据的来源渠道,内容具体实用,引领前沿。比如,具体给出政府机构与国际组织的次级数据网站;国内外出色的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次级数据的公司或网站;顺势大数据时代,展望革命性的可扩展标识语言,思考部门统计与行政记录孤岛问题等;统计指数秉承统计思想,因素分析方法破解了同度量因素固定期的确定的难题。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国外优秀统计学教材的成果,在内容上包括描述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以及介绍社会经济管理中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在写法上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大部分统计方法都给出了Excel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数据分析结果的解析;在编排上把Excel在统计学中应用的具体操作集中在第11章阐述,保证了应用统计学理论学习的连贯性;把相关章节中演绎统计方法例题的演算与第11章的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例子进行呼应,既简化了统计方法的演绎过程,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运用Excel进行快捷的数据处理。
本书在尽量保持系统性的基础上,努力联系中国社会经济管理的实际,清晰、易懂、引人入胜,使其能适用于非数学专业的学员。
本书配套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案例库、上机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各章案例及参考答案、浙江省历届统计调查大赛部分优选作品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网站下载。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统计的含义 2
1.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
特点 3
1.3 统计学的应用—— 在经济
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 4
1.4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8
1.4.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8
1.4.2 统计思想的概念框架 11
1.4.3 统计数据的研究过程 12
1.5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14
1.5.1 描述统计 14
1.5.2 推断统计 16
1.6 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 18
1.6.1 计算机在描述统计中的
应用 18
1.6.2 计算机在推断统计中的
应用 18
1.6.3 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的
应用 18
本章小结 19
练习题 19
第2章 数据与数据收集 22
2.1 数据 22
2.1.1 数据的测量尺度 23
2.1.2 统计数据的常用类型 24
2.2 数据的收集 27
2.2.1 原始数据的收集 27
2.2.2 次级数据的收集 36
本章小结 42
练习题 42
问卷 45
第3章 数据整理 47
3.1 数据的整理 47
3.1.1 数据整理的步骤 48
3.1.2 数据分组 48
3.1.3 数据汇总 51
3.2 数据整理结果的描述:
统计指标 62
3.2.1 总量指标 62
3.2.2 平均指标 64
3.2.3 相对指标 65
3.3 数据整理结果的描述:
统计表和统计图 70
3.3.1 统计表 71
3.3.2 统计图 72
本章小结 75
练习题 76
第4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度量 80
4.1 集中趋势的度量 80
4.1.1 众数 81
4.1.2 中位数 82
4.1.3 算术平均数 85
4.1.4 调和平均数 87
4.1.5 几何平均数 89
4.1.6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
比较 91
4.2 离散程度的度量 92
4.2.1 极差 92
4.2.2 异众比率 92
4.2.3 四分位差 93
4.2.4 平均差 94
4.2.5 方差和标准差 96
4.2.6 离散系数 98
4.3 偏态和峰态的度量 98
4.3.1 矩的基本形式 99
4.3.2 原点矩 99
4.3.3 中心矩 99
4.3.4 偏度系数 100
4.3.5 峰度系数 101
本章小结 102
练习题 103
第5章 参数估计 107
5.1 抽样调查的一般问题 107
5.1.1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
和作用 107
5.1.2 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
概念 109
5.1.3 抽样分布理论 111
5.2 参数估计 122
5.2.1 参数估计的一般问题 122
5.2.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
估计 126
5.2.3 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
估计 132
5.2.4 样本容量的确定 141
5.3 抽样设计 144
5.3.1 抽样设计的基本原则 144
5.3.2 抽样组织设计 146
本章小结 152
练习题 153
第6章 假设检验 158
6.1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158
6.1.1 假设的陈述 158
6.1.2 两类错误与显著性
水平 161
6.1.3 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162
6.1.4 利用P值进行决策 165
6.2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68
6.2.1 总体均值的检验 168
6.2.2 总体成数的检验 173
6.2.3 总体方差的检验 174
6.3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76
6.3.1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
检验 176
6.3.2 两个总体成数之差的
检验 182
6.3.3 两个总体方差比的
检验 184
本章小结 187
练习题 188
第7章 方差分析 192
7.1 方差分析的一般问题 192
7.1.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193
7.1.2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194
7.1.3 方差分析检验的一般
形式及基本假定 195
7.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95
7.2.1 分析步骤 195
7.2.2 方差分析表 198
7.2.3 方差分析中的多重
比较 199
7.3 双因素方差分析 200
7.3.1 双因素方差分析及其
类型 200
7.3.2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
方差分析 201
7.3.3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
方差分析 203
本章小结 207
练习题 207
第8章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12
8.1 相关分析 213
8.1.1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
种类 213
8.1.2 相关分析的图表和
意义 214
8.1.3 简单线性相关 217
8.2 线性回归分析 219
8.2.1 回归分析 219
8.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23
8.2.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28
8.3 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和
预测 231
8.3.1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232
8.3.2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233
8.3.3 解释变量的显著性
检验 234
8.3.4 预测 235
8.4 非线性回归分析 238
8.4.1 双曲线 239
8.4.2 幂函数曲线 239
8.4.3 二次曲线 240
8.4.4 对数曲线 240
本章小结 241
练习题 241
第9章 时间序列分析 246
9.1 时间序列的编制 247
9.1.1 时间序列的概念和
意义 247
9.1.2 时间序列的种类 248
9.1.3 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249
9.2 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 250
9.2.1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
水平 250
9.2.2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254
9.2.3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255
9.2.4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
增长速度 257
9.3 时间序列的成分及其
分析 258
9.3.1 时间序列的成分 258
9.3.2 时间序列的分解模型 259
9.3.3 长期趋势分析 260
9.3.4 季节成分分析 266
9.3.5 循环成分与不规则
成分分析 270
9.4 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270
9.4.1 趋势外推法 271
9.4.2 移动平均预测 272
9.4.3 指数平滑预测 275
9.4.4 预测误差 277
本章小结 278
练习题 279
第10章 统计指数 283
10.1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类别 283
10.1.1 统计指数的概念 283
10.1.2 统计指数的分类 284
10.2 总指数的编制 285
10.2.1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
性质及其关系 285
10.2.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286
10.2.3 直接影响统计指数
功能发挥的基本
要素 293
10.3 几种重要的常用指数 294
10.3.1 零售价格指数 295
10.3.2 消费价格指数 296
10.3.3 股票价格指数 297
10.4 指数分析法 298
10.4.1 指数体系及其作用 298
10.4.2 因素分析法 299
本章小结 308
练习题 309
第11章 Excel在统计学
中的应用 313
11.1 Excel统计功能介绍 313
11.1.1 统计函数 313
11.1.2 数据分析工具 314
11.1.3 统计图表 315
11.2 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的
整理与显示 316
11.2.1 数据排序 316
11.2.2 频数分布函数 316
11.2.3 数据透视表 317
11.2.4 统计图 318
11.3 用Excel工作表函数
计算描述统计量 321
11.3.1 用Excel工作表函数
描述集中趋势 322
11.3.2 用Excel工作表函数
描述离中趋势 323
11.3.3 用Excel工作表函数
描述分布形态 324
11.4 抽样推断 324
11.4.1 抽样与抽样分布 324
11.4.2 参数估计 326
11.4.3 假设检验 327
11.5 方差分析 329
11.5.1 单因素方差分析 329
11.5.2 双因素方差分析 331
11.6 用Excel进行相关与
回归分析 334
11.6.1 用Excel进行相关
分析 335
11.6.2 用Excel进行回归
分析 336
11.7 时间数列分析 339
11.7.1 用Excel作趋势图
直接预测 340
11.7.2 利用移动平均分析
工具进行预测 342
11.7.3 使用直线函数LINEST
和趋势函数TREND
进行线性预测 343
11.7.4 指数平滑法与预测 345
本章小结 346
练习题 347
附表 351
附录A 标准正态分布表 357
附录B χ2分布表 359
附录C t分布表 363
附录D F分布表 365
参考文献 37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应用统计学(第三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