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美学的延展

封面

作者:张晶

页数:39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1000490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美学的延展》是由近年发表的论文结集而成,大多篇章我没有拜读。借此机会我通读了一遍,有的还反复地细读、玩味,深受启发,很多见解使我感到新颖,有深度,令我肃然起敬,此时的心情真应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后生可畏”。我和张晶是新结识的朋友,是忘年之交。他的为人,我比较了解,而他的著作、文章,却读得很少,虽为朋友,尚未达到“以文会友”的程度。这一次阅读,以及作序,是我们“以文会友”的真正开篇。

目录



自序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理”的审美化存在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

惊奇的审美功能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呈现

“自得”:创造性的审美思维命题

说“偶然”

审美感兴论

审美观照论

审美物化论

审美静观论

审美化境论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感物”说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体物”说

广远与精微——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对辩证命题

人兴贵闲——关于审美创造心态的一个重要命题

“神不灭”论与魏晋南北朝文艺美学中的重“神”思想

刘勰的审美意象论

刘勰的审美情感论

“澄怀味象”与形神之争

透彻之悟:审美境界论——严羽《沧浪诗话》新探

禅与诗三题

墨戏论

远:超然之美

现量说:从佛学到美学

宋诗的“活法”与禅宗的思维方式

论王夫之诗歌美学中的“神理”说

王夫之诗歌美学中的“势”论

后记

前言

  国庆前夕,张晶教授送来他的新著《美学的延展》,要我看看并为之作序。朋友的抬举和信任,却之不恭,只好从命。

  本书是由近年发表的论文结集而成,大多篇章我没有拜读。借此机会我通读了一遍,有的还反复地细读、玩味,深受启发,很多见解使我感到新颖,有深度,令我肃然起敬,此时的心情真应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后生可畏”。我和张晶是新结识的朋友,是忘年之交。他的为人,我比较了解,而他的著作、文章,却读得很少,虽为朋友,尚未达到“以文会友”的程度。这一次阅读,以及作序,是我们“以文会友”的真正开篇。

  学术研究贯在创新,不亦步亦趋,而能独辟蹊径,乃为高手。所谓创新,不仅标新立异,更为重要的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凭空杜撰。因此标新要高屋建瓴,旗帜鲜明,立异要经过具体、缜密而深入的分析、论证,使自己所标之新所立之异稳如磐石,令人深信不疑。这才是真功夫。以此来衡量张晶的这一论著,我看当之无愧。本书所辑论文,我敢说篇篇都有独到之见,而且立论扎实。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独到之见并不是零散的、互不相关的,而是由历史之维、逻辑之网把它们联结为一整体。当然,这种联系是潜在的。

  ……

节选

其实,陆机的“体物”思想,并不仅止于对赋的文体特征的标示,而且是贯穿于其<文赋>一种整体的观念。试读<文赋)之序文: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媸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人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陆机认为为文最大的难点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意不称物”指的是作者之“意”不能与作为描写对象的“物”相符合,而文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作者之“意”。这里就指出了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而“物”能否被准确地反映、摹写,成了作文的“利害”所在。可以看出,陆机在序文中所阐述的重心,并不在于作者棚何进行自我表现,抒发个人情感,而在于如何准确地摹写“物”的形态。《文赋》在论述创作过程时候一直是以“物”为焦点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是说作者看到万物变迁之象而兴发创作激情;“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是说外在的物象在作者的头脑中纷至沓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谓广阔的天地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之象都可以描绘于笔端。“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美学的延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