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改编的逻辑-电影导演与198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封面

作者:孔小彬著

页数:39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31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980年以来,大量当代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并获得成功。这些文学作品何以被选择?又何以改编成现在的样子?本书通过深入考察谢晋、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张元等十二位著名导演的改编经历,试图揭示电影改编的内在逻辑。我们认为:导演是改编的中心环节,既是文学的读者又是电影的作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说,导演的思想观念、影像语言、个性风格、市场意识等因素在改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编的过程即是作家的艺术与导演的艺术之间复杂的对话过程,本书以丰富的个案研究致力于揭示这一过程。

作者简介

孔小彬(1978-),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2004.9至今工作于九江学院。2012-2015,于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主持完成省级社科规划项目两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苏文学比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知识分子叙事研究。参与撰写《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1980年以来,大量当代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并获得成功。这些文学作品何以被选择?又何以改编成现在的样子?本书通过深入考察谢晋、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张元等十二位著名导演的改编经历,试图揭示电影改编的内在逻辑。我们认为:导演是改编的中心环节,既是文学的读者又是电影的作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说,导演的思想观念、影像语言、个性风格、市场意识等因素在改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编的过程即是作家的艺术与导演的艺术之间复杂的对话过程,本书以丰富的个案研究致力于揭示这一过程。

目录

引论第一章 读者理论视野下的电影改编研究第二章 “视域融合”——作为“前理解”的思想观念 第一节 谢晋:主流意识形态的世俗化 第二节 黄健中:改编中的理论自觉 第三节 谢飞:理想主义与教化意识第三章 “具体化”——影像艺术与原作的创造性对话 第一节 张艺谋:摄影师眼中的文学图景 第二节 陈凯歌:影像的寓言结构 第三节 霍建起:唯美与诗化的影像第四章 选择与“误读”的偏执——导演个性风格的同化力量 第一节 姜文:表演的张力与风格的强烈 第二节 张元:边缘人的身份认同与叛逆的文本选择 第三节 黄建新:荒诞的现实及其结构第五章 “阐释群体”——市场意识的渗透 第一节 冯小刚:商业的与人文的标准 第二节 滕文骥:大众化的稀释策略 第三节 夏钢:都市言情小说的朴素阐释结语 从作家的艺术到导演的艺术附录 本书所涉导演之电影改编目录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改编的逻辑-电影导演与198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8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