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被打断的近代化-晚清探隐

封面

作者:黄波

页数:325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60980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晚清这个时段被贴上了众多负面的标签。在很多方面,这个时段都不能让人满意,但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正处于深刻的转型之中,而这个过程原本能以和平渐进的改革方式通向它要到达的终点。本书一反以往晚清图书多专注宫廷密闻和政治斗争的趣向,选择多个作者认为对晚清社会走向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通过发掘比以往更多的一手史料,从而揭示出辛亥革命前夕晚清社会转型的真实形态。整部书稿凝结为两个催人深思的问题:晚清社会转型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这种转型为什么会被打断?在题材选择上,本书偏向于社会史的视角,努力避开当代读者所熟悉的宏大事件,即使写,也从大事件中的少为人知处落笔。

作者简介

黄波,1973年生,先后从事过会计、公务员等职业,现为南方都市报评论员。关注明初至近代社会文化之变迁。有《说破英雄惊杀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真实与幻影:近世文人之心灵画像》(江苏凤凰文艺2012年版)、《微明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等著作。

本书特色

此书并非学术著作,而是随笔结集,但“业余的身份”并不影响“专业的标准”。观其对晚清史事的论说,可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往往从细节切入,进而言及深广背景,论由史出,言必有据,文字可读,情怀可感。——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尴尬人物:生于末世运偏消

海龄:鸦片战争中一个尴尬的“殉国者”

中断的幼童留美,压抑的少年青春

李鸿章在马关

1900年,慈禧太后在难中

“国运尽矣”:“纯臣”张之洞的哀叹

“跪着暴动”失败了:“立宪派”的悲情与绝望

遗民梁鼎芬的辫子

晚清人物琐记

有思想的职业经理人

“政治之精意即在养活细民”

孙宝瑄的“看杀头”

第二辑 叶落知秋:转型社会之幽微

天有荒年:山西大灾考验下的晚清帝国

天津教案:谣言揭开文明冲突的序幕

崭新的角色:杨乃武案中的《申报》

斯文将丧乎:口水中的同文馆

从名伶婚姻风波看清末社会变迁

长沙抢米:一百年前的群体性事件

放下你任意挥舞的屠刀:从就地正法说到清末司法改革

第三辑 重回现场:历史公案探隐

谁最害怕立宪?:吴樾行刺出洋五大臣事件再探

“杨翠喜案”:既是权色交易,也是政治斗争

“只爱娥眉不爱官”:艳事背后的政治阴霾

重审“苏报案”

一颗头颅与一场革命:清末乱局中的端方之死

大清王朝最后的崩溃

第四辑 “后晚清”时代:青史他年任是非

辛亥年中的袁世凯

无法动摇的伟人:史料里的孙中山

国民党与知识分子的疏离

溥仪、胡适与“北京政变”

从梁启超家书看王国维之死

停滞的时间

附:参考和引用书目

后记

节选

《被打断的近代化》:

  郑观应家世寒素,其父郑文瑞亦耕亦读,考秀才落选后,即安心做一村塾教师。而郑氏家族人丁颇旺,人多地少,加之时风浸染,多以给洋人做买办为业。最成功者当推郑观应的叔父郑廷江,他是上海新德洋行买办,另一位亲戚曾寄圃是上海宝顺洋行高级买办,须知,新德洋行和宝顺洋行都是上海开埠初期涌现的著名大洋行。郑家和当时从事“买办”这一职业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有关系,如大买办唐廷枢是郑家的姻亲,另一位大买办徐润则是郑家之世交。这为以后郑观应进入买办行业并跻身商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观应和他父亲一样,读了几年书也未能考取科举道上的最低功名:秀才。家庭窘迫的经济状况和地方重商的文化,自然把他推向了学贾的道路。1858年,也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这一年,郑观应来到了上海。此时上海开埠不过十余年。郑观应先寄居于叔父郑廷江处,一边给叔父做事,一边向叔父学习英文。1859年,通过姻亲曾寄圃和世交徐润等关系,郑观应到上海宝顺洋行工作,宝顺是当时营业额较高的第一流大洋行,徐润伯父徐钰亭、曾寄圃都是该行高级买办。这种得天独厚的人脉,使郑观应一进洋行即取得相当地位。深厚的人脉资源,再加上经过多年买办的历练,郑观应在商界逐渐声誉鹊起。1873年太古洋行创办轮船公司,即聘郑观应为总理,相当于总买办,权力很大。这是其一生事业之起点。后来他在华北大旱灾中,因积极捐款赈灾,被清廷授予道员衔,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开始与官场红人如李鸿章等发生联系。他后来脱离洋行进入洋务派所办的企业便也顺理成章。

  1882年,洋务派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盛邀他担任帮办,而作为招商局竞争对手的太古轮船洋行则不放他走,两者开出的待遇都很诱人,在爱国情怀的激荡下,郑观应最终选择了加盟招商局,协助总办唐廷枢,与外资轮船公司展开竞争。他上任后,招商局正与怡和、太古两家外国轮船公司进行白热化的价格战。郑观应巧施策略,历时两年谈判,三家公司签订了6年的“齐价”合同,使招商局摆脱了困境。李鸿章赏识郑观应在企业经营上的卓越才干,任命他为招商局总办。后来他还先后任另外一些洋务派企业,如开平煤矿粤局、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总办,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有学者认为,郑观应加入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其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因为这标志着他从一个买办成长为了民族企业家,仿佛充当买办就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其实,郑观应虽投资过一些企业,但所占股份都不大,他充当的主要还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角色,只不过过去的雇主是外资,现在的雇主是国资罢了。既是职业经理人,其天然职责就是努力为雇主服务,让其利益最大化,并使自己分一杯羹。所以,要给一个职业经理人出一份成绩单,最重要的恐怕还不是看他为谁服务,而是看他服务的效果如何。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被打断的近代化-晚清探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8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