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祖基,陈忠纯著
页数:396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15600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晚清台湾历史映像(1840——1895)”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台湾社会结构出现了转型,由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通商口岸的开放,列强势力的入侵,使台湾地区的社会性质出现改变,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化日渐加深。列强对台湾的频频侵扰,激起了地方军民的反抗,导致清政府的治台政策开始改变,开启了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帷幕。建省之后,台湾有原来落后的边陲岛屿很快发展成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
本书特色
《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晚清台湾历史映像(1840——1895)》以社会转型、抗击外侮及近代化建设等三方面的内容为主要线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至日本占领之前的晚清台湾历史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全书内容丰富、论据翔实、论点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结构合理,特别是在开港后对外贸易对晚清台湾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上独树一帜。该书稿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反对“台独分裂主义”的今天也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台湾军民的抗英斗争 5第一节 鸦片战争的爆发 5第二节 台湾军民的抗英斗争 6第三节 英俘处置问题引起的风波 9第二章 通商口岸的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一节 外商在台湾的非法活动及台湾口岸正式开放 15第二节 台湾开港后对外贸易的发展――出口 18第三节 台湾开港后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口 32第三章 戴潮春的八卦会起义 第一节 起义的背景与原因 46第二节 起义的爆发 48第三节 起义的进展 50第四节 清军的反攻 56第五节 起义的余波 60第六节 起义失败的原因 62第四章 移民社会的转型 第一节 人口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变化 65第二节 超祖籍的祭祀圈建立和血缘宗族形成 69第三节 士绅阶层的产生和“文治社会”的建立 75第五章 西方列强对台湾的觊觎与侵扰 第一节 “罗发号”事件 80第二节 英、德商人占垦大南澳 86第三节 樟脑战争 89第六章 “牡丹社”事件 第一节 琉球船民被害事件 99第二节 日本侵台之策划与准备 101第三节 日本侵台军事行动之实施 110第四节 中国方面的反应与对策 115第五节 沈葆桢渡台加强防务 118第六节 中日间外交折冲樽爼与《互换条约》的签订 123第七章 清廷治台政策的转变与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开始 第一节 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及对台湾地位的新认识 134第二节 沈葆桢――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倡导者 138第三节?丁日昌的治台政绩 146第八章 外贸对晚清台湾社会经济之影响 第一节 外商对晚清台湾对外贸易的控制 163第二节 台湾成为洋货倾销和农产品原料掠夺的市场 169第三节 殖民掠夺和封建剥削的加深 174第四节 郊商的没落 179第五节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183第六节 市镇结构的变化与经济重心之北移 185第九章 中法战争之台湾保卫战 第一节 中法战争的爆发与台湾之战的由来 191第二节 战前的台湾防务及其变动 197第三节 战争初期基隆、淡水两地的攻防 200第四节 封锁与反封锁 208第五节 澎湖的失陷与中法和议 220第十章 台湾建省与刘铭传的近代化建设 第一节 从台湾建省之议的提出到颁旨建省 224第二节 闽台分治的实行 231第三节 刘铭传的近代化建设 235第十一章 反对日本占领台湾的斗争 第一节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249第二节 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259第三节 “台湾民主国” 269第四节 台湾军民的武装抗日 275结 语 288参考文献 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