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姜虹
页数:256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2306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形态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封建社会形态逐渐瓦解,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植入中国大地。此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代替传统的封建社会形态的过程,也就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变迁与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1840-1949)》以近代上海为例,探讨了社会变迁对近代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姜虹,女,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美国田纳西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社科学部教师。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主题/1
二、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内涵/10
三、先行研究综述/11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24
第二章 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26
第一节 由简朴到奢靡: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26
一、饮食大摆豪宴,衣饰趋时好异/27
二、讲排场、尚虚荣,所用之物崇洋媚外/28
三、流连烟、赌、娼等消费场所/29
第二节 由农业到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31
一、文化生产领域的变革/31
二、文化消费群体的培育/41
第三节 由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社会观念的变迁/44
一、文化消费中女性的参与/45
二、文化生产中女性的参与/47
三、女性参与文化生产活动的动因/53
第四节 文化人才的汇聚/56
一、传统戏曲人才的汇聚/56
二、新式文化人才的汇聚/60
小结/64
第三章 近代上海文化产业的主要业态与规模/66
第一节 娱乐业的兴起与发展/66
一、由茶园到剧场:戏院的变迁/67
二、由兼营到专营:电影院的出现/72
三、由轻利到重利:舞厅的发展/75
四、由单一娱乐到多元享乐:游乐场的崛起/79
第二节 电影业的兴起与发展/83
一、电影业的起步/83
二、电影业的繁荣/97
三、近代上海与中国电影发行/99
第三节 报刊出版业的兴起与发展/100
一、近代上海的报刊业/100
二、近代上海的出版业/122
小结/124
第四章 近代上海文化产业的经济地位/125
第一节 文化企业的内部设施/125
一、娱乐企业的内部设施/125
二、报刊、出版企业的内部设施/128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130
一、娱乐业的市场规模/130
二、报刊、出版业的市场规模/137
第三节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38
一、文化产业与就业/139
二、文化产业与政府财政收入/140
小结/143
第五章 战争与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144
第一节 文化生产要素的流失/144
一、文化企业和设施的毁坏/145
二、文化企业的搬迁/147
三、文化人才的流失/164
第二节 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畸形发展/166
一、文化企业的大量减少/166
二、文化产业功能结构的变化/174
三、殖民文化与反日文化的斗争/191
四、市民消费心态的改变/198
五、解放战争与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200
小结/201
第六章 社会形态与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202
第一节 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制约/202
一、传统观念对女性参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束缚/202
二、封建陋规对文化产品内容的限制/205
三、封建陋习与文化市场的间断/207
四、传统观念与艺人社会地位的低下/209
第二节 半殖民地社会形态的影响/213
一、外国资本势力的压制/213
二、落后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218
三、反帝反封建政治浪潮的影响/228
小结/229
第七章 结论/231
一、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特征/231
二、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启示/235
征引文献/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