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济喜著;蔡锺翔,邓光东丛书主编
页数:228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500209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汇聚了蔡锺翔、陈良运、涂光社、袁济喜等诸多知名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在遵循基本撰写体例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个性与观点,彰显“和而不同”的学术自由精神,融会中西,将中国美学范畴与西方美学与文化相比较,提出了诸多学术锐见。该套丛书的出版,将为中国美学和中国文论史的研究及体系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袁济喜,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代表作有《六朝美学》《中国古代文论精神》《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等。
本书特色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范畴,它将文艺创作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加以融会,具有以一总万的意义。作者深入研究了“兴”之诞生和历史发展进程,着重探讨了“兴”的内涵,以及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价值和影响;作者既充分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目录
绪 言/1
第一章 先秦两汉诗学之“兴”/5
第一节 《诗经》与“比兴”/5
第二节 孔子论“兴”/18
第三节 汉代经学家论“兴”/24
第二章 魏晋六朝之“兴”/34
第一节 “兴”与人生的觉醒/34
第二节 “兴”与文学创作/42
第三节 “兴”与审美理论/47
第三章 唐宋诗学与“兴”/56
第一节 尚兴重情的唐代诗学/56
第二节 平淡入“兴”的宋代诗学/78
第四章 明清诗学之“兴”/94
第一节 “格调”说与“比兴”/94
第二节 “性灵”说与“兴会”论/101
第三节 陈子龙、王夫之论“兴”/106
第四节 王士禛的“兴会神到”说/115
第五章 “兴”的文化溯源/119
第一节 “兴”与原始生命/119
第二节 “兴”与原始艺术/130
第三节 “兴”与原始思维/136
第六章 “兴”的内涵/147
第一节 “比兴”与托喻/147
第二节 “比兴”的分道/152
第三节“兴”与意蕴/158
第四节 “兴”与文艺鉴赏/167
第七章 “兴”的审美心理/177
第一节 “兴”与心物活动/177
第二节 “兴”与灵感思维/182
第三节 “兴”与情景交融/188
第八章 “兴”的组合/195
第一节 兴趣/195
第二节 兴会/201
第三节 兴象/206
第一章 先秦两汉诗学之“兴”/5
第一节 《诗经》与“比兴”/5
第二节 孔子论“兴”/18
第三节 汉代经学家论“兴”/24
第二章 魏晋六朝之“兴”/34
第一节 “兴”与人生的觉醒/34
第二节 “兴”与文学创作/42
第三节 “兴”与审美理论/47
第三章 唐宋诗学与“兴”/56
第一节 尚兴重情的唐代诗学/56
第二节 平淡入“兴”的宋代诗学/78
第四章 明清诗学之“兴”/94
第一节 “格调”说与“比兴”/94
第二节 “性灵”说与“兴会”论/101
第三节 陈子龙、王夫之论“兴”/106
第四节 王士禛的“兴会神到”说/115
第五章 “兴”的文化溯源/119
第一节 “兴”与原始生命/119
第二节 “兴”与原始艺术/130
第三节 “兴”与原始思维/136
第六章 “兴”的内涵/147
第一节 “比兴”与托喻/147
第二节 “比兴”的分道/152
第三节“兴”与意蕴/158
第四节 “兴”与文艺鉴赏/167
第七章 “兴”的审美心理/177
第一节 “兴”与心物活动/177
第二节 “兴”与灵感思维/182
第三节 “兴”与情景交融/188
第八章 “兴”的组合/195
第一节 兴趣/195
第二节 兴会/201
第三节 兴象/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