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疆坎儿井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

封面

作者:翟源静著

页数:125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37718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为《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的分册之一,丛书以地域或具体遗产项目划分,选取全国范围内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颇高的文化遗产项目,采用跨学科(技术史、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综合性(以技术的整体观来统领技艺、社会、人文、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涵)的方法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全面系统的著录,兼容文化景观,更具文化意蕴。本分册以新疆坎儿井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科学实践哲学和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视角以及技术哲学的相关理论,从四种文化模式入手详细考察了新疆坎儿井的技术文化存在形态,以及在这四种模式下社会交往秩序的建立、维护过程;考查了在现代文化冲击下传统坎儿井技术文化的肢解过程;最后用技术哲学理论分析了在坎儿井工程建造过程中的文化生成过程和工程完成后的进驻文化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坎儿井的传统背景与研究意义一、坎儿井的传统背景二、坎儿井的研究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二、国外研究现状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疆坎儿井的结构和分布第一节 新疆坎儿井的结构和分类一、新疆坎儿井的结构二、新疆坎儿井的分类第二节 坎儿井在新疆的分布情况一、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分布情况二、哈密地区坎儿井分布情况三、其他地区坎儿井分布情况第三节 新疆坎儿井存在的必然性一、对水的需求度高二、满足一定的地形坡度要求且远处有丰富的藏水三、新疆的“走廊型”外贸为坎儿井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疆坎儿井工程的建造技艺第一节 水源选择知识和掏挖技艺第二节 掏挖坎儿井所用的工具第三节 掏挖坎儿井所用的定向技术.一、地面上坎儿井竖井井口的定向二、掏挖地下暗渠时的定向参考文献
第四章 坎儿井工程中的祭祀活动第一节 庙宇是神秘力量的载体第二节 祭文——建构秩序的场所第三节 掏挖现场是神圣化庙宇空间的延伸第四节 祭品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民间艺术中的坎儿井第一节 民居第二节 岩画第三节 吐鲁番木卡姆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新疆坎儿井水文化第一节 传说中价值观的构建第二节 坎儿井是水神居住的场所第三节 “清泉节 ”是坎儿井水文化的完整标本第四节 水敬畏观念下的生活秩序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现代化浪潮中的新疆坎儿井文化第一节 现代化的强势冲击使坎儿井丧失了原有的灌溉主体地位一、坎儿井发展的沿革二、坎儿井地位的变化第二节 加速坎儿井退化的若干体制方面的原因一、坎儿井与坎儿井水源的所有权不统一,大师父的知识产权被侵占二、同一水源处的水利设施分属不同的所有者三、无限制的拓荒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第三节 加速坎儿井退化的观念方面的原因第四节 两种文化冲突恶果的消解一、充分进行文化冲突状况的调研二、统一水利设施的所有权和水源的所有权三、坚持本土的价值标准四、要给坎儿井顺天文化以足够的话语权五、重视地方性知识教育,延续文明传统参考文献
第八章 地方性视域下的两种文化冲突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的变迁第二节 坎儿井文化簇结构与身份的演变第三节 坎儿井文化簇的变迁对科学实践哲学的贡献一、知识传播的普遍性不能遮蔽知识产生的地方性二、两种地方性知识的关联参考文献
第九章 坎儿井技术和文化的技术哲学内涵第一节 技术“透明性”转变,“意向弧”的畅通性被破坏一、“具身”工具带出文化场域二、扩展“宏观知觉”,追求“透明性”三、解释学的透明性第二节 “焦点物”被“设备”取代一、作为“焦点物”的坎儿井二、从“焦点物”到“设备”的转变第三节 修复“意向弧”,建构“焦点实践”一、保护“意向弧”的畅通性二、建构“焦点实践”参考文献
致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疆坎儿井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