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第二卷:Volume two:混现代:Mixed-modern

封面

作者:查常平著

页数:499页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26592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研究评论论文合集。本卷收入了作者2008-2016年撰写和发表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评论文章60余篇,并按整体的逻辑关系串联成“前现代之幽灵”、“现代性之塑造”、“后现代之本源”、“‘另现代’之来临”、“混现代之难题”等五大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具体实践,指出当代艺术仍处在转型期的“混现代”状态。

作者简介

查常平,笔名西美正,1966年生,重庆长寿人。博士.批评家、圣经学者,《人文艺术》主编。1987年在四川大学、1990年在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日语、美学、基督教,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术方向为艺术评论、历史逻辑、圣经研究.能够使用英语、日语、希腊语等多种语言进行学术研究工作。人生定向为以信仰为基业、以教师为职业、以学问为志业、以批评为事业、以翻译为副业;以原创性的世界图景逻辑学阐释人类历史的逻辑、奠立汉语人文学术发展的内在根基为学术理念。发表“感性文化批评范式”、“什么是逻辑历史学”、“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及其救赎意识”等学术论文190篇。出版专著《日本历史的逻辑》(1995成都)、《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艺术、宗教、美学之比较》(2007成都)、《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2011上海)、《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下卷,(2008桂林);译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2005北京)、《现代社会转型巾的天皇制和基督教》(2007北京)、《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三卷,中世纪哲学》(合译.2009北京)、《历史与信仰》(2013上海)。主持翻译《人类思想的主要观点——形成世界的观念》上、中、下三卷(2004北京):主持《都市文化研究》沦从中“艺术中的都市文化”栏目(上海三联书店.2005一至今);主编“人文批评”丛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至今)、《人文艺术》论丛1—14辑、“基督教文化经典译丛”(上海三联书店2006一至今);主持“本源-生命”(1997)、“自在:高地当代艺术生态群落展’’(2013)等艺术展。2009年前往英国德伦大学、国王学院访学,20¨年存波士顿访学,2014年在日本同志社大学访学。曾经任职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1990—2001),现供职于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教授新约希腊文、圣经希伯来文、圣经神学、系统神学、基督教经典选读、基督教艺术与美学,副教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前现代之幽灵

文明转型中的身份肖像—评李克难的油画

“叙事中国”何以可能及其个体生命关怀—评第四届成都双年展

“中国性”的终结—走出当代艺术批评中的前现代思维模式

民间的,太民间的—中国离威尼斯有多远?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民族主义

第二章 现代性之塑造

隐秘的哀悼—评罗应龙、肖克刚的油画

走向对世界图景的整全书写—评范勃的油画

苦难生存的审美观照—罗奇的苦难逃逸图

苦难美学的审丑沉溺—赵峥嵘的苦难囹圄图

俗世社会与世俗历史中的图像追思—评陈克的作品

肉身之在与精神之无—张大力的艺术存在论与方法论

人与人之间的个体情爱伦理—评田亮的水墨性油画

个体记忆:当代艺术的历史表达

悖论中的人性诉求

物质主义现代性之恶—评余极的创作

关系交织中的人—评金江波的新媒体作品

人在历史图景中的在场与缺席—评何工的作品

书写神秘之音—评冯斌近作

现代艺术的历史书写—“红黄蓝”的文化遗产

精神化的当代艺术—评“以灵命爱中华”巡回展

第三章 后现代之本源

媒材与媒介的实验

后现代文化的自然物标本—日本“物派”艺术中的物性敞现

物质主义时代的波普艺术—兼评“波普生活:物质世界中的艺术”展

贫穷艺术:平凡材料中的精神敞现

装置艺术:场景凸现中的物性开启

行为艺术:意向观念中的偶发事件

生命的囚禁与解放一评幸鑫的跨媒介行为

延异的赋形一评李文的行为

成都的先锋艺术:行为、装置(1995—2012)

行为艺术下的蛋

行为艺术的文化败血症

“行走”书写的地景艺术

影像艺术的表达逻辑—评2010年上海双年展中的影像作品

古典艺术中的先锋问题—评安东尼·凡·代克作品中的身份观念

英国当代艺术中的身份问题

日本精神肖像的追寻:从躁动到宁静一以工藤哲巳、郭德俊的作品为例

观念艺术的三重关系

都市观念与雕塑社会

雕塑材料与造型的象征意义—以摩尔的作品为例

第四章 “另现代”之来临

跨媒介创作与跨学科批评的前提

以“之间”为观念—评2009年度特纳奖作品

“另现代”的来临—评第四届泰特三年展

生命的拯救与文明的采集—评“分类:泰特英国博物馆的当代艺术”展

“未来主义”的先知精神—评“未来主义之路”展

艺术的劳作—评“自在:高地当代艺术生态群落展”

新媒介实验的另类可能性—评“开端:当代陶瓷艺术展”

新媒介之根—评“源自尘土:十二片瓷砖观念艺术展”

岛子的灵性水墨与圣经的灵性观

诗画同源于灵性的逻辑—施玮灵性随笔油画集》序

第五章 混现代之难题

“混现代”的艺术文化景观

混现代中公共艺术界的正义秩序

“混现代”:“时代肖像:当代艺术三十年”展中的时代肖像

资本经济时代的艺术

创造力的贫困—复制不是艺术

符号化的艺术伤害

极致的书写与书写的极致

形式实验的尽头

水墨实验的重生

水墨画走向现代的三种可能性

艺术家的自我神化

艺术的公共性与批评的权利

观念的或方法的—为创作而展览还是为展览而创作?

艺术作品索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第二卷:Volume two:混现代:Mixed-modern》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