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学武 著
页数:232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646589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心理诠释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共同特征和中国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从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特征谈起,既肯定了当前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的方法,又注意到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领域需要它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即解释学的方法。在回顾了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诠释学特征、诠释学的理论发展之后,本书结合诠释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心理诠释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初步探索了心理诠释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任务和目的。
作者简介
沈学武,山东郯城人,现为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心理创伤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创伤。1995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精神医学本科专业,长期坚持精神科、心理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创伤和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等。兼职高校教师20余年,讲授精神病学、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技术、心理咨询技能与心理治疗学等课程。主持课题“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的编制及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获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若干篇,参编教材多部。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与心理科学简论
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理科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 与哲学特征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方法论
第四节 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现象学特征和问题范式
第二章 西方诠释学的源展与心理学实践应用借鉴
节 西方诠释学概述
第二节 西方《 》注释中的诠释学思想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思想与技术诠释学
第四节 诠释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
第五节 当代诠释学的思想——诠释学成为普遍科学之后的争论
第六节 诠释学评价与实践的现实生活意义
第三章 语言文字与心理学
节 西方语境下的语言与心理
第二节 汉语语境下的语言与心理
第四章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诠释学比照与中国的心理学思想
节 训诂学与注经学
第二节 中国经学诠释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与实践智慧
第三节 西方世界对中国经学思想的诠释
第四节 中国经学诠释中散在的诠释学思想
第五节 诠释学在汉语语境中的当代发展——中国本土文化的本体诠释学与创造诠释学
第六节 中国生存哲学与实践智慧的心理学现实意义
第七节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现代诠释简述
第五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共同特征
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早期及教育特征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自然科学特征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学特征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时代特征——当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东方转向
第六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诠释学特征
节 诠释学与心理学的互动关系及对心理学应用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理论构建的诠释学特征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操作的诠释学特征
第四节 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的诠释学特征
第七章 心理学与诠释学的融合——从实践角度看,心理诠释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节 心理学科发展与时代语言诠释
第二节 诠释学源始的心理功能
第三节 心理诠释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及现实意义
第八章 中国本土文化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诠释与构建
节 中国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本土努力
第三节 中国文化背景下传统思想与观念的普遍特征
及其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第四节 汉语语境的心理表达与诠释:语义澄清
第五节 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与心理咨询治疗的一般性方法——问题正常化、情绪的合和与析分、行动指导
附录
附录1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诠释学特征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核心技术理论构建探索
附录2 不安全感心理研究成果及思考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与心理科学简论
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理科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 与哲学特征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方法论
第四节 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现象学特征和问题范式
第二章 西方诠释学的源展与心理学实践应用借鉴
节 西方诠释学概述
第二节 西方《 》注释中的诠释学思想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思想与技术诠释学
第四节 诠释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
第五节 当代诠释学的思想——诠释学成为普遍科学之后的争论
第六节 诠释学评价与实践的现实生活意义
第三章 语言文字与心理学
节 西方语境下的语言与心理
第二节 汉语语境下的语言与心理
第四章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诠释学比照与中国的心理学思想
节 训诂学与注经学
第二节 中国经学诠释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与实践智慧
第三节 西方世界对中国经学思想的诠释
第四节 中国经学诠释中散在的诠释学思想
第五节 诠释学在汉语语境中的当代发展——中国本土文化的本体诠释学与创造诠释学
第六节 中国生存哲学与实践智慧的心理学现实意义
第七节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现代诠释简述
第五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共同特征
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早期及教育特征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自然科学特征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学特征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时代特征——当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东方转向
第六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诠释学特征
节 诠释学与心理学的互动关系及对心理学应用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理论构建的诠释学特征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操作的诠释学特征
第四节 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的诠释学特征
第七章 心理学与诠释学的融合——从实践角度看,心理诠释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节 心理学科发展与时代语言诠释
第二节 诠释学源始的心理功能
第三节 心理诠释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及现实意义
第八章 中国本土文化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诠释与构建
节 中国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的本土努力
第三节 中国文化背景下传统思想与观念的普遍特征
及其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第四节 汉语语境的心理表达与诠释:语义澄清
第五节 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与心理咨询治疗的一般性方法——问题正常化、情绪的合和与析分、行动指导
附录
附录1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诠释学特征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核心技术理论构建探索
附录2 不安全感心理研究成果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