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内蒙古河套灌区微咸水利用模式及水土环境预测评估

封面

作者:杨树青[等]著

页数:294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298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杨树青、史海滨、苏瑞东、马金慧著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微咸水利用模式及水土环境预测评估》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分析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生长性状及土壤水盐环境的动态变化,研究了区域土壤水盐的空间结构性,构建了考虑区域变异的SWAP-MODFLOW耦合模型,并预测了中、长期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的区域环境,提出了微咸水与淡水综合利用的灌溉模式。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微咸水灌溉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微咸水灌溉对作物及生长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MODFLOW模型的构建与考虑区域变异的非饱和水盐运移模型系统的构建;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地下水环境变化规律模拟;区域非饱和水盐运移与地下水、溶质运动耦合模型的构建及预测;微咸水与淡水综合利用灌溉模式的研究等。本书可供水利、农学、土壤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应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特色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水量削减近1/4的严峻形势下,通过长期试验研究,探索一种维持灌区水—土环境良性循环的咸淡水灌溉模式,并阐述及预测微咸水灌溉所引起的区域环境效应,为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的红卫试验场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理、形态等指标的影响规律,依据地质统计学理论,通过对区域土壤水盐信息空间变异性的研究,运用GS 工具进行土壤水盐空间结构性分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区域变异的一维垂直非饱和土壤水盐运移SWAP模型系统。同时,把MODFLOW与SWAP模型进行耦合,将饱和带和非饱和带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对微咸水灌溉的水土环境效应进行综合预测评估,全面深入地探讨和论证了微咸水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淡咸咸”灌溉模式进行中长期的微咸水灌溉,地下水在年度内可基本达到补排平衡,地下水矿化度有所下降,土壤盐分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递减趋势,大约在10年后盐分达到补排平衡状态,出现了高矿化度区的盐分向低矿化度区运移的现象,但土壤总体呈脱盐趋势,作物产量没有受到较大影响。最终,研究认为微咸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作为一种补充灌溉水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内蒙古河套灌区微咸水利用模式及水土环境预测评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