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成全学说

封面

作者:李涛著

页数:23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42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在《形而上学》Θ卷1-9,并结合《物理学》、《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等相关文本,以澄清在“作为存在”的存在论中的潜能与成全。本书首先探讨了《形而上学》的基本结构,以展示潜能-成全分析在整个架构中的核心位置。并从Ζ卷17的“实体的统一性”的问题入手引入潜能-成全分析。亚里士多德试图通过潜能-成全分析与质料-形式分析的比照而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推进对“存在是什么”的回答。而这需要对潜能-成全的专题性分析,这也就是Θ.1-9的工作。Θ1-9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Θ.1,概述了潜能的多种意义,但归纳为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第二部分是Θ.2-5,讨论主动潜能,而这关乎严格意义下的潜能-成全的问题,也即运动发生中的主动者的作用与被动者的受作用,同时为过渡到广泛意义的潜能-成全进行了一些讨论。第三部分是Θ.6,一般性地澄清潜能和成全,讨论两种完备的潜能-成全模式,并从两种事情的角度对潜能-成全进行考察。第四部分是Θ.7,讨论被动潜能及其与生成-运动的关系。第五部分是Θ.8-9,讨论成全比潜能优先和更善。

作者简介

李涛,男,汉族,1985年2月生,湖北钟祥人,201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现象学。

本书特色

  《中青文库》,是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着力打造的学术著作出版品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前身是1948年9月成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简称中央团校)。为加速团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提高青少年工作水平,为党培养后备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1985年9月,国家批准成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同时继续保留中央团校的校名,承担普通高等教育与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双重职能。学校自成立以来,坚持“实事求是,朝气蓬勃”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学校是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建的高等学校,也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还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首批全国注册志愿者培训示范基地,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国际劳工组织命名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是民政部批准的首批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与中央编译局共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与国家图书馆共建国家图书馆团中央分馆,与北京市共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研究院和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为首批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5年中宣部批准的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落户学校。学校已建立起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团干部培训等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格局。设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9个教学院系,文化基础部、外语教学研究中心、计算机教学与应用中心、体育教学中心4个教学中心(部),中央团校教育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3个教育培训机构。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潜能—成全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 潜能—成全学说与希腊哲学传统 第三节 潜能—成全学说与形而上学的结构的关系 一 实体的本原与证明的本原 二 实体与“在实体中就其自身而言的所属” 三 理论哲学关乎“其本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的存在” 四 理论哲学与第—哲学 五 存在的范畴、潜能—成全、真—假的三 种言说方式 六 非可感实体 第四节 Θ卷处理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状况 一 Θ卷的结构划分 二 严格意义与延伸意义的潜能—成全 三 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 四 运动与成全 五 自然与技艺 六 潜能—成全与质料—形式的关系 七 成全优先于潜能 八 潜能、成全与善 第五节 由“实体的统—性”通向潜能—成全分析(Z.17、H) 一 使得质料为—的原因是形式 二 质料—形式与潜能—成全的等同 三 潜能—成全是实体的统—性的最终回答第二章 Θ卷的结构与潜能的种类(Θ.1) 第一节 Θ卷的结构 第二节 潜能的种类第三章 主动潜能(Θ.2—5) 第一节 主动的理性潜能与无理性潜能(Θ.2和Θ.5) 一 能产生—个后果还是两个后果(Θ.2) 二 主动潜能的产生与进入作用的条件(Θ.5) 第二节 潜能不是成全而又趋向于成全(Θ.3、Θ.4) 一 反驳麦加拉学派把潜能与成全等同(Θ.3) 二 反驳把不能当作能的观点以及潜能—成全的传递关系(Θ.4)第四章 潜能—成全的—般性澄清(Θ.6) 第一节 Θ.6给出的讨论次序与成全的术语翻译问题 一 Θ卷的讨论次序 二 成全相关术语的异同与翻译 第二节 潜能—成全的—般性界定 一 类推而非定义的方法 二 完备的成全模式 三 发生在被动者身上的事情与发生在自身上的事情 四 无限与虚空作为潜能与成全第五章 被动潜能(Θ.7) 第一节 被动潜能进入运动的标准 一 人工物 二 自然物 第二节 需要某个在先的运动才具有被动潜能 第三节 最近质料与“那个的”谓述 第四节 自然模仿技艺?
第五节 质料—形式与潜能—成全可以等同?
第六章 成全比潜能优先和更善(Θ.8—9) 第一节 成全比潜能优先 一 优先的—般界定和在逻各斯上的优先 二 在时间上的优先 三 在实体上的优先 第二节 成全比潜能更善 一 善的成全比潜能更善而恶的成全比潜能更恶 二 恶的成全在自然上是在后的 三 在几何的情形中成全也优先于潜能第七章 存在:运动,形式还是成全 第一节 潜能—成全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潜能—成全与存在的另外两种言说方式的关系 第三节 为何潜能—成全是亚氏哲学的最具贯穿性的概念 第四节 潜能—成全分析展示了第—哲学的特点参考文献附录(文本翻译)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成全学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