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封面

作者:朱滢,伍锡洪著

页数:18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32152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心理学实验、神经科学实验为依据,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等广阔视野来叙述自我。发现中国人独特的自我品质。作者提出,自我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从儒家孝文化看,中国人是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不是独立的个体。中国人的自我包括母亲,这是中国人自我最显著的特点;中国人的自我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中国人既受传统文化(如儒家)的影响,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发展出双文化自我;人们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和谐,也强调独立思考、个人奋斗。 本书是继《文化与自我》进一步阐述中国人之自我的另一本著作。而《文化与自我》曾被现代著名哲学家张世英(1921- )称为“一本佳作”。

作者简介

朱滢,北京大学退休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1988-1996),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1993-200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0-2006)。2000年以来共发表关于自我的文化神经科学研究文章20余篇。2007年出版专著“文化与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伍锡洪(Ng Sik Hung),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學系讲座教授,亚洲社会心理学报资深编辑。香港出生,英国布理斯特大学哲学博士,新西兰皇家学院院士。曾任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心理学教授(1992-2003)丶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讲座教授(2000-2012)。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发表和出版了近一百篇SSCI论文和著作。 於2012年獲得国际语言与社会心理学会頒受院士头衔。

本书特色

我是谁?我有什么特性?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自我”与各自的文化有什么关系?本书以心理学实验、神经科学实验为依据,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等广阔视野来叙述自我。发现中国人独特的自我品质。作者提出,自我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从儒家孝文化看,中国人是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不是独立的个体。中国人的自我包括母亲,这是中国人自我最显著的特点;中国人的自我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中国人既受传统文化(如儒家)的影响,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发展出双文化自我;人们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和谐,也强调独立思考、个人奋斗。本书是继《文化与自我》进一步阐述中国人之自我的另一本著作。而《文化与自我》曾被现代著名哲学家张世英(1921- )称为“一本佳作”。

目录

第一讲 漫谈自我

第二讲 文化与自我

第三讲 中国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

第四讲 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

第五讲 中国人自我的心理特点:自我包括母亲

第六讲 中国人自我的心理特点:辩证的自我

第七讲 中国人的双文化自我

第八讲 中国人自我的神经基础

第九讲 中国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附录 哲学家张世英谈自我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读后感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6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