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沙莲香
页数:27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01541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者续承费孝通、孙本文、潘光旦等前贤的谱系,沉潜于中国民族性研究数十年,文本深犁、量化分析与个案研究并举,探寻中国人性格的特性。通过比较民族性格的稳定性因素和随社会变迁不断“塑形”,折射出中国人性格的丰富性。作品尤其凝聚心力于“中庸”思维方式与人格特质对于中国民族性格的熔铸的意义,在客观的研究中注重发掘中国民族性中的优异品格,堪为中国人自我认知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
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和中国民族性研究,其代表性著作《社会心理学》、《中国民族性》等声播海内外,对总结和认识中国民族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特色
《中国民族性(2)》作者续承费孝通、孙本文、潘光旦等前贤的谱系,沉潜于中国民族性研究数十年,文本深犁、量化分析与个案研究并举,探寻中国人性格的特性。通过比较民族性格的稳定性因素和随社会变迁不断“塑形”,折射出中国人性格的丰富性。作品尤其凝聚心力于“中庸”思维方式与人格特质对于中国民族性格的熔铸的意义,在客观的研究中注重发掘中国民族性中的优异品格,堪为中国人自我认知的典范之作。
目录
代序 文化与民族性格
一、民族性格的基本含义
二、文化及其基本特点
三、文化积淀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第一章 课题视角
一、历史上有关中国人研究的基本观点
二、整体论方法和民族性的双重性结构
三、课题研究的三种视角
第二章 课题构成
一、相辅相成的“两块”
二、理论假设及验证
三、抽样、问卷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 人格特质评价
一、气节居首,欺瞒最末,中庸居中
二、年龄与人格特质评价
一、民族性格的基本含义
二、文化及其基本特点
三、文化积淀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第一章 课题视角
一、历史上有关中国人研究的基本观点
二、整体论方法和民族性的双重性结构
三、课题研究的三种视角
第二章 课题构成
一、相辅相成的“两块”
二、理论假设及验证
三、抽样、问卷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 人格特质评价
一、气节居首,欺瞒最末,中庸居中
二、年龄与人格特质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