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宁
页数:20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23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勾勒了唐代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制度的顶峰,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户籍编造在唐前期始终得到了普遍推行。安史之乱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中晚唐时期的户籍编造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内涵。这些变化被五代所继承,进而讨论了五代时期在户籍编造与户口统计上的努力。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案研究。一是对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体统计作了初步探讨。户籍是登录编户民年龄的法定资料,籍年与丁中分类、徭役征发关系密切。二是利用新获文书对唐代特殊户籍——僧尼籍的编造始年、周期、份额等状况作了探讨。
作者简介
孙宁,男,1984年9月生,江苏省新沂市人。2008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隋唐史。现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担任历史文献学、中西交通史等课程,于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五代户籍编造研究”(15CZS004)一项。
本书特色
孙宁最的《唐代户籍编造史稿》主要勾勒了唐代 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 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 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的顶蜂,户籍法令得到有 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 与时代差别,唐前期一直致力于户籍编造。安史之乱 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 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最影响。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 案研究:一是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 体统计、功用;二是唐代特殊户籍——僧尼籍的编造 始年、周期、份额等状况。
目录
绪论第一节 本书选题的理由与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一 敦煌吐鲁番户籍类文书的介绍与刊布二 唐代户籍文书与户籍制度研究现状三 对目前研究的一点看法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唐代造籍事项的确立与变动第一节 编造初期与其制度基础一 “民”身份的统一与户籍编造一体化的初步形成二 武德六年——唐户籍编造诸制的建立年份三 贞观时期——唐代户籍计帐体系的奠定第二节 武周与开元时期户籍编造的深化一 武周政权对户籍编造的适度调整二 《天圣令》所附唐令与开元时期的籍帐编造第三节 干支纪年与唐前期造籍的稳定一 唐前期例行造籍年份二 百年造籍的稳定性三 造籍之年的“帐后”与“造籍之年仍造帐”第四节 天宝十四载:唐前期造籍的终结一 宽松的户籍处置办法二 严密的户籍书式与频繁的籍帐编造三 伪滥现象的严重
第二章 唐后期五代产籍编造的艰难与继续第一节 唐后期户籍编造的变化一 代宗时期对户口帐的重视倾向二 两税法时期定户事务的变化三 “按地收敛”辨正第二节 户籍在中晚唐时期的政治意义一 户籍背后的政治服从二 沙州归附与户籍整顿——藩镇户籍编造实例考察三 户贯因素与贞元食封继承新规第三节 五代户籍编造绪余一 五代户口统计的继续努力二 手状与敦煌所出五代户状三 户等与团貌的变化
第三章 籍年的统计与具体使用第一节 “籍年”概念与自占形式一 籍年的法律规定二 手实是籍年统计的初始资料第二节 户籍文书中的籍年因素一 籍年、丁中与差役征发二 年龄与“家口田亩籍”第三节 籍年在民事之外的使用一 籍年与官员选任二 具体年龄与刑事处罚第四节 貌阅与籍年审定一 籍年作伪的关键点二 对籍年貌阅的一些认识
第四章 特别产籍研究——从新获唐代寺院手实与僧籍说起第一节 新获寺院手实与僧籍简介第二节 唐代僧尼籍帐编造的起始与弛废第三节 造籍份额与户籍性质第四节 吐鲁番、敦煌僧尼籍帐的编造背景
结语
附录 《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两题第一节 从本籍看西晋建兴元年田地争讼简牍中的民籍因素第二节 籍中所见“还姓”释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