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古籍编目

封面

作者:姚伯岳 等 编

页数:364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13708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古籍编目

内容简介

“加强古籍修复、鉴定、普查等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从建立之初就不断加大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力度,探索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培训基地、高等院校、传习所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全国共培训在职学员超过3万人次,覆盖20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陆续建立了12家国家古籍修复中心、12家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并附设47家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古籍修复人员从不足百人发展至超过千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先后与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联合培养古籍保护专业硕士300余人,全国30余所院校开设了古籍保护修复相关专业。2023年,“首届古籍保护人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进一步开拓了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新局面。
古籍保护是一项不能间断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坚守。虽然古籍保护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经过多年努力已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发展壮大古籍保护人才队伍,接续性培养古籍保护人才,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人才梯队,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

作者简介

姚伯岳,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市引进领军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海河杰出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兼任中国国家版本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数字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学图书馆古籍顾问、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古籍保护研究》集刊常务副主编;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图书与图书馆史研究专业组委员。
1963年4月生,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系任教,1999年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曾4次出国访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做访问学者,为其鉴定整理馆藏中国古籍。2018年调入天津师范大学,创建古籍保护研究院。

姚伯岳,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市引进领军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海河杰出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兼任中国国家版本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数字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学图书馆古籍顾问、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古籍保护研究》集刊常务副主编;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图书与图书馆史研究专业组委员。

1963年4月生,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系任教,1999年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曾4次出国访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做访问学者,为其鉴定整理馆藏中国古籍。2018年调入天津师范大学,创建古籍保护研究院。

著有《古籍编目》《中国图书版本学》《黄丕烈评传》《燕北书城困学集》《惜古拂尘录》《中小学图书馆文献知识与文献检索》《文献知识与中小学常用工具书》等专著;主编有《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金石拓片图集》《皇舆遐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代彩绘地图》《国家图书馆舆图元数据规范与著录规则》《花叶婆娑——华盛顿大学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古籍珍本新录(上)》《北京大学图书馆同人学术成果》等书;《胡适与王重民先生通信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日本版汉籍善本萃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朝鲜版汉籍善本萃编》等书第一副主编;校点整理有《麟台故事》等古籍,参编学术著作或大型工具书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与基础理论研究》首席专家。

目录

绪 论 …………………………………………………………… ( 1 )

第一章 古籍编目概说 ………………………………………… ( 25 )

第一节 古籍编目的内容和流程 ………………………… ( 25 )

第二节 古籍编目的一些基本问题 ……………………… ( 42 )

第三节 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 ( 51 )

第二章 古籍编目格式 ………………………………………… ( 71 )

第一节 卡片式目录 ……………………………………… ( 72 )

第二节 书本式目录 ……………………………………… ( 82 )

第三节 机读目录格式 …………………………………… ( 88 )

第四节 DC 元数据格式 ………………………………… ( 94 )

第五节 古籍普查登记编目格式 ………………………… (103)

第六节 从 FRBR 到 RDA 和 BIBFRAME ……………… (105)

第七节 古籍著录规则 …………………………………… (109)

第三章 古籍著录 ……………………………………………… (123)

第一节 书名项的著录 …………………………………… (124)

第二节 著者项的著录 …………………………………… (142)

第三节 版本项的著录 …………………………………… (149)

第四节 出版项的著录 …………………………………… (157)

第五节 其他事项的著录 ………………………………… (165)

第六节 古籍文物定级与著录 …………………………… (174)

第四章 古籍分类 ……………………………………………… (188)

第一节 古籍分类源流 …………………………………… (189)

第二节 四部分类法解析 ………………………………… (197)

第三节 十进分类法解析 ………………………………… (224)

第四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解析……………………… (234)

第五节 其他分类法解析 ………………………………… (241)

第五章 古籍主题标引 ………………………………………… (251)

第一节 主题法与古籍的主题标引 ……………………… (252)

第二节 主题标引方法 …………………………………… (261)

第六章 特种古籍编目 ………………………………………… (272)

第一节 舆图编目 ………………………………………… (272)

第二节 金石拓片编目 …………………………………… (288)

第三节 民间历史文献编目 ……………………………… (300)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编目 ………………………… (310)

第七章 古籍图录的编纂和书志的撰写 ……………………… (323)

第一节 古籍图录的编纂 ………………………………… (323)

第二节 古籍书志的撰写 ………………………………… (329)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古籍编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