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剑波
页数:124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84114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现实中,总有些特别幸运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天资高、自制力强、情商高。在那样的家庭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良性循环,双方也更容易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因此家长也就比较容易实施自己的教育计划,即便家长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孩子也不太令人担心。
然而,多数家长毕竟没那么幸运,他们的孩子天资不很出色、自制力不很强、情商不很高。在这样的家庭里,很多听上去很好的教育方法用在孩子身上时却并不管用,有时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家长经常感到不知所措。
作者简介
马剑波是一名独立学者。他写这本书的想法始于2005年,当时,他发现各种各样的教育畅销书所宣传的教育理念往往过于想当然,因此,他决定为普通家长写一本“实事求是”的书。
他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并获得英语文学士、公共政策硕士以及政策研究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教)于清华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务院成立的高层政策咨询机构)秘书处。他的英文著作THE LAND DEVELOPMENT GAME IN CHINA(美国LEXINGTON
BOOKS出版社,2012年)被国际上不少人认为是关于中国的土地与发展问题的理想的入门读本。他目前还是一名自由职业译员(英汉),为过千个高端国际会议担任过同声或交替传译员。
崔燕波是一名化学老师,现任教于北方交通大学附中。她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并获理学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市八一中学和中国地质大学附中。
本书特色
本书就是写给“普通孩子”的家长们的。它通过9个事实,详细说明了这样一个主题:教育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很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在这些矛盾面前,每个教育者(没有例外,不论他多有水平和经验)都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教育孩子没有一定之规,家长要想做得好一点,就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盲目学习别人的经验。
目录
引言
事实1:人的自制力有限
人脑内部的持久战
几个最基本的教育问题
为什么好习惯不易养成
瘾君子需要同情和帮助
自由是个向下的滑坡
鬼使神差的行为
冲动的代价
过不去的情绪坎儿
像看待普通疾病那样看待精神疾病
无法左右的爱恨厌妒
自制力就好比免疫力
故意为之的不良行为
事实2:每种管教手段都有弱点
管教手段万变不离其宗
第一种手段:提供信息
第二种手段:威逼和利诱
第三种手段:让他没有选择
三种手段的组合使用
家长的两个必答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事实3:教育没有秘诀
家长有理由惶恐
不存在教育秘诀
教育的两个极端
教育理念的左和右
夫妻在教育过程中的配合
应不应该打孩子
适当坚持,适当让步
换位思考的致命弱点
为什么家庭内部不易讲民主
大家庭的内部关系
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非亲生父母应该知道的一件事
“差家长”为什么做不好
如果进行这样一次对话
事实4:人的天赋有显著差异
人在智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人的智力发育速度不一样
学习时机的选择
学业与业余兴趣之间的取舍
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成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天赋
有一种天赋经常被人忽视
事实5:现代社会没有桃花源
桃花源令人神往的原因
孩子入学使很多家长幸福感下降
再淡泊宁静的家长也贪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卑的理由
为什么“赏识教育”的作用有限
几个让家长尴尬的说法
一点反歧视常识
为什么不给“差学生”换个称呼
事实6:学校有无法克服的弱点
以平常心看待学校的弱点
老师和家长的目标不一致
学校为什么过分严格
学校无法因材施教
上课不开小差很难
学校的作用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老师的真实形象
老师的多数管理手段关乎孩子的自尊心
名正言顺的家校关系
为什么开放日不受重视
一定有人抱怨作业问题
孩子的压力是否真那么大
课外的因材施教
事实7:不能一味谈道德
人同时受制于两个引力
几个常见的道德问题
为什么榜样的作用有限
为什么要讲规则而不是一味谈道德
社会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正义是什么
以什么标准要求孩子
教育的最基本目的
事实8:很多教育专家不可信
如何区分三类教育专家
第一类专家:实事求是
第二类专家:提供精神激励
第三类专家:提供秘诀
不被误导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判断力
事实9:世界让人敬畏
教育结果不可控
成功需要机缘巧合
人生充满阴差阳错
生命的价值
共同的期盼
结语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