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正聿
页数:690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2060518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部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哲学究竟是什么”为主线,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述了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等问题。本书以“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和提升理论境界”为出发点,在对哲学的层层深入的追问中,使人们形成强烈的“爱智之忱”和进入真切的哲学思考。这部具有创新性质的《哲学通论》,既是一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材,还是一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人文教材。本书最为看重的有三个东西,一是思想,二是逻辑,三是语言。所谓“思想”,就是要有独立的创见,这就需要“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所谓“逻辑”,就是要有严谨的论证,这就需要“在讲理上跟自己过不去”;所谓“语言”,就是要有优美的表达,这就需要“在叙述上跟自己过不去”。
作者简介
孙正聿(1946.11- ),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被评选为“吉林骄傲”人物。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在哲学研究和哲学教学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录
哲学通论(上)
导言 进入哲学思考
第一章 哲学的自我理解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
一、哲学观与哲学理论
二、当代哲学观概览
三、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哲学与常识
一、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
二、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
三、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四、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
五、哲学对常识的超越
六、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
第三节 哲学与科学
一、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
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三、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四、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
五、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
六、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七、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八、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
九、反思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第二章 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
二、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
三、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四、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哲学的反思活动
一、反思的维度
二、反思的思维
三、反思的对象
四、反思的方式
五、反思的特性
第三节 哲学的前提批判
一、反思的层次
……
第三章 哲学的生活基础
第四章 哲学的主要问题
哲学通论(下)
导言 进入哲学思考
第一章 哲学的自我理解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
一、哲学观与哲学理论
二、当代哲学观概览
三、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哲学与常识
一、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
二、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
三、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四、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
五、哲学对常识的超越
六、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
第三节 哲学与科学
一、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
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三、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四、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
五、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
六、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七、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八、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
九、反思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第二章 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
二、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
三、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四、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哲学的反思活动
一、反思的维度
二、反思的思维
三、反思的对象
四、反思的方式
五、反思的特性
第三节 哲学的前提批判
一、反思的层次
……
第三章 哲学的生活基础
第四章 哲学的主要问题
哲学通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