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乃乔
页数:441 页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3010539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9 章,包括:发展论、本体论、学派论、类型论、诗学论、思潮论等内容。
相关资料
书摘 这场讨论暴露出比较文学在传统的高雅文学影响下学科的西方一欧洲中心论趋势,由于西方高雅文学研究排斥妇女和非西方的作家,并假定只有精英白种男人的人类经验和文学表达才值得作系统研究,所以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观之,传统的比较文学研究非常缺乏对女性文学、非西方的边缘文学的关注。比较文学渴望阐明对于人类状况的各种变化的文学性表现,所以它无疑应该把目光转向全球,纠正原来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偏向。这一点是持不同观点的讨论双方达成的一个共识,也是整个比较文学界在东西比较文学的发展大趋势下形成的学科意识。此外更重要的,这场讨论表现出比较文学业内的人文学者在应对大众文化和文化研究的挑战时的自我反思。不管它是反映了文学研究的“向外转”趋势,还是比较文学自身的“认同危机”,都涉及到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定位和发展问题。 而对这一问题的思索首先就面临着如何看待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文化研究到底是比较文学的最佳出路,还是导致比较文学的生存危机、使其走向衰落的一条死胡同?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比如对文学文本的社会生产语境和市场流通机制的研究。文学亦是一种历史的建构,从与其他话语(性别、族裔、阶级等)的关系中研究文学,可以弥补传统文学研究的盲点,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文化研究注重当代活跃多变的大众文化现象,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但是,正如文化研究者对于不假思索地一笔勾销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线抱有警惕一样,比较文学者也不应完全抹杀传统的文学经典的价值。比较文学对文化研究的借鉴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放弃一部分的文学研究自主性,但这种放弃应该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另外,文化研究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也可以启发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虽然以文学研究为己任,但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借用文化研究中经受了诸多考验的比较研究方法,这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特征并不矛盾。 但是,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也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领域不会被文化研究完全吞并
本书特色
《比较文学概论》作为比较文学概论的基本教材,它的体例适合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目前已被多所院校采用,并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 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入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目录
节选
《比较文学概论》对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做了体系化的概述与梳理,汲纳了国际和国内比较文学界基本和前言的理论,在比罗文学学科理论的体系建构上,具有创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