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碧梅著
页数:29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41791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治理》的专著,以福建为模版进行论证。首先,鉴于以往的研究还没有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文献综述,本研究将努力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力图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中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纵向方面,应该在生态学范式和关系过程理论的基础上,来建立公共关系下“一带一路”的基本范畴。在横向方面,侧重于综述社会学和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式、运用的理论视角、借助的分析方法与资料来源、以及研究发现与得到实证支持的理论解释等。根据社会科学的性质,公共关系下“一带一路”理论模型共分为四层:最高层是世界观层,第二层是方法层,第三层是核心概念层,第四层是理论观点层。世界观体现了理论建构的基本假设,生态思维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公共关系理论建构的共同基础。现在“一带一路”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政绩一涌而上式的走出去,既不对风险进行严肃的评估,走出去之后又完全以逐利为目标。构建完善“一带一路”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国家、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ERI贸易风险指数,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风险评估参考标尺和基准。在该图中间的上方,是以传播为核心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即理想主义的对称型公关,在双向对称模型中,主体-公众-环境关系主要是一种研究背景,作为传播的外部变量或者干扰变量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传播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伦理的也是策略的。
作者简介
冯碧梅:2007-2010年武汉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并获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国际经济专业研究出站。2010年任讲师,2012年晋升副教授,2015年8月-2016年8月作为福建省优秀学科带头人在美国杜克大学访学。福建江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教研室副主任、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书特色
本书作为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治理》的专著,以福建为模版进行论证。首先,鉴于以往的研究还没有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文献综述,本研究将努力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力图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中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纵向方面,应该在生态学范式和关系过程理论的基础上,来建立公共关系下“一带一路”的基本范畴。在横向方面,侧重于综述社会学和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式、运用的理论视角、借助的分析方法与资料来源、以及研究发现与得到实证支持的理论解释等。根据社会科学的性质,公共关系下“一带一路”理论模型共分为四层:最高层是世界观层,第二层是方法层,第三层是核心概念层,第四层是理论观点层。世界观体现了理论建构的基本假设,生态思维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公共关系理论建构的共同基础。现在“一带一路”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政绩一涌而上式的走出去,既不对风险进行严肃的评估,走出去之后又完全以逐利为目标。构建完善“一带一路”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国家、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ERI贸易风险指数,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风险评估参考标尺和基准。在该图中间的上方,是以传播为核心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即理想主义的对称型公关,在双向对称模型中,主体-公众-环境关系主要是一种研究背景,作为传播的外部变量或者干扰变量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传播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伦理的也是策略的。
目录
第一节 “一带一路”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第三节 “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与实施路径
第四节 福建模板:向“世界办公室”转变
第五节 福建自贸区对闽台经贸关系的影响研究
第二章 “一带一路”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一带一路”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三节 “一带一路”提出的现实基础
第四节 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
第五节 “一带一路”对福建省经济发展影响的索洛模型分析
第三章 公共关系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客体
第三节 中国话语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传播效果
第四节 解决好公共关系的四个问题
第五节 公共关系基本理论概述
第六节 对公共关系的历史考察
第七节 公共关系在中国
第四章 生态学范式下的公共关系
第一节 气候变化问题下的全球治理格局
第二节 生态学范式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组织一公众一环境关系
第四节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范畴:织网、造流、占位
第五节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建构模型
第五章 公共关系视角下“一带一路”区域治理
第一节 “一带一路”视角下福建低碳贸易机制的构建
第二节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风险预测及对策研究
第三节 实现“一带一路”的低碳发展
第四节 经济新常态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
第六章 区域治理理论与“一带一路”
第一节 “一带一路”区域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 面向区域治理的经济地理研究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与“一带一路”
第四节 区域治理视角下的府际关系发展
第五节 新区域主义理论与“一带一路”
第六节 “一带一路”区域治理下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第七节 区域治理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
第八节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区域治理现状分析
第九节 公共关系下“一带一路”区域治理的对策建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