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希腊.希伯来卷-中外文学交流史

封面

作者:齐宏伟等著

页数:255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28849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沿传播扬的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学在远古时候就开始向域外传播,影响至深且巨。而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是与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外文学交流史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来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国与各国家、地区的文学关系、得鉴古知今之益,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件重要工程。丛书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展现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交流的历程,在跨文化对话、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中,把握中外文学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精神实质:(1)外国作家如何接受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如何对外国作家产生冲击与影响?具体涉及到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学的收纳与评说,外国作家眼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误读、误释,中国文学在外国的流布与影响,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等等。(2)与此相对的是,中国作家如何接受外国文学,对中国作家接纳外来影响时的重整和创造,进行双向的考察和审视。(3)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展示出中外文学家在相关的思想命题所进行的同步思考及其所作的不同观照,可以结合中外作品参照考析、互识、互证、互补,从而在深层次上探讨出中外文学的各自特质。(4)从外国作家作品在中国文化语境(尤其是20世纪)中的传播与接受着眼,试图勾勒出中国读者(包括评论家)眼中的外国形象,探析中国读者借鉴外国文学时,在多大程度上、何种层面上受制于本土文化的制约,及其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范式中的改塑和重整。丛书将全面釐清我国文学与世界各主要文学系统之间的生动而丰富的交流关系,全面展示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本书特色

由齐宏伟等著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希腊希伯来卷)》一书讲述了: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大源头非“双希精神”莫属。所谓“双希”,一是希腊精神,另一是希伯来精神。希腊精神强调理性,希伯来精神则关注灵性;希腊精神重先验,希伯来精神则重超验:希腊精神认可“共相”和“殊相”的上下分界及在“禁欲/纵欲”层面之张力,希伯来精神则认同“共相”与“殊相”的分野及在“道成肉身”层面之统一。“双希”精神在内容上的区别也就注定了其影响下的文学旨趣不尽同。整个欧美文学史的发展尽管时有“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之感,也常能推陈出新并名目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双希”之影响无法抹杀和掩盖。

目录

总序前言上编 中国与希腊文学交流 第一章 明清间传教士对希腊文学的译介 第一节 贯穿始终的伊索寓言 第二节 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 第二章 经典的生成:文学史中的希腊 第一节 总体历史观:茅盾与希腊文学史的现代化 第二节 现代性的歧路:吴宓与周作人的希腊文学史 第三节 “美”的形而上学神话与中国文艺复兴 第三章 对古典的想象:作家和文本 第一节 周作人与希腊文化 第二节 文化利用与“国民意识”的文化重构 第三节 彼岸的美狄亚:曹禺与希腊悲剧精神 第四章 道与逻各斯:作为参照符号的古希腊美学 第一节 道与逻各斯 第二节 希腊与中国美学意识的建构 第五章 1949年后中国对古希腊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翻译作为文化的斡旋 第二节 以荷马史诗为中心的研究 第六章 古典西学的“原初事实”:亚里士多德《诗学》在当代中国的接受与现代性问题 第一节 正名:对“创作学”的细读与误读 第二节 诗意:个人观念世界中的“古典精神” 第三节 诗教:政治一宗教的“原初事实”下编 中国与希伯来文学交流 第七章 《圣经》文学与希伯来精神在中国 第一节 《圣经》、希伯来文学与希伯来精神辨析 第二节 文化与文学交流史意义上的《圣经》文本 第三节 《圣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四节 《圣经》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的意第绪文学热 第一节 《小说月报》推动的意第绪文学热 第二节 其他刊物与书籍对意第绪文学的介绍、推广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中国“意第绪文学热”成因探讨 第四节 意第绪文学大师阿莱赫姆和辛格在中国 第九章 以色列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 阿米凯诗歌与阿格农小说在中国 第二节 奥兹带来的声势 第三节 其他以色列作家在中国 第四节 中犹文化交流与以色列纪实类文学 第十章 中国文学在以色列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四书”的译介 第三节 道家经典的译介 第四节 其他作品的译介及研究状况附录 1.中国与希腊文学交流大事记 2.中国与希伯来文学交流大事记参考文献编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希腊.希伯来卷-中外文学交流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51710.html